关灯
护眼
    这一日路过蓬州时,远远看见一群人在此候着,一打听,原来是杨兴的小学老师祝定祥与村里那位幺叔公。

    古人讲究乡土人情,现在既然到了家乡,如果过家门不如,那实在有点说不过去。

    看到眼前候着的祝定祥与村里老秀才幺叔公,虽然是两世为人,但还是十分感动,当即翻身下马后,一一见过依稀中模糊印象中人群。

    让人惊讶的是,去年见过的小学同学郑秀也在列,当即一拍其肩膀道:“秀啊,一年不见,比去年长高了点。”

    郑秀一听,大喜道:“是吗?我怎么没有看出来?征东啊,不过你比去年有所憔悴了?”

    杨兴正要分辨,幺叔公插嘴道:“征东啊,成家没有,什么时候将你媳妇带来见见我这个叔公?”

    自嘲道:“叔公,我们这些军人,谁知什么时候在战场上牺牲了?所以还没考虑成家?”

    幺叔公眉头一瞪道:“征东啊,这怎么行?你现在不论怎么说也是宣慰使大人了,是我们杨家有史以来官衔最高的,怎么能不成家呢?看这个小姑娘也说你比去年消瘦了。男人啊,总要结婚的。”

    杨兴正要说什么,旁边的老师祝定祥笑道:“征东,我也是你老师,倚老卖老,原来你就与秀谈得来,现在你们都没有婚配,不如老夫做一个媒,撮合撮合你们两个。”

    杨兴正要说什么,郑秀耳根竟然发红,一蹬脚道:“老师,不要取笑我了。征东他年轻有为,前程似锦,我这个乡下丫头怎么能配得上他?”

    幺叔公一听,连连阻止道:“配得上,怎么配不上呢?现在不是讲究新式婚姻吗?你是成都女子高中高材生,征东也是宣慰使,怎么不行呢?征东,你的意思呢?如果你不明确反对,那老夫就倚老卖老,替你答允这门亲事了。过两天老夫就到郑家坝前去为你提亲,将你们两个撮合在一起。”

    杨兴也感觉一囧,随后说道:“叔公,现在是民国了。讲究的是自由恋爱,明媒正娶,这种风俗早已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了?”

    幺叔公一瞪胡子道:“时代再变,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再忙再革命也不要革自己后代的命啊?那年天旱,你父母过世得早,我这个幺叔公,与你爷爷也算堂兄弟。现在你虽然是宣慰使了,现在也是你最亲的长辈,不论如何,这种事情,老夫还是可以为你做主的。

    杨兴一听,感到肉麻麻的,连连打哈哈混过去。

    在蓬州停留半日,应幺叔公邀请,没有办法,只好回到乡下老家瞧瞧,一则探究下幼时生活,另外嘛,则是考察下当地农村生活现状。

    老家在会龙乡半坡龙村,属于一个丘陵地带,非常偏僻,离县城大概有30里的路程,骑马需要1个时辰。

    由于老家已经被毁,所以根据幺叔公提议,暂时住在幺叔公家,以作为暂时息生场所。

    大家一谈论,就谈论道吃大户,在光绪年间,四处啊大旱,大家一起到地主老财家吃大户。

    幺叔公颇为不安,看着杨兴道:那年是天大旱,地里的粮食收成非常非常少,有的地方难种子都保不回来,才发生这种状况,真是天绝人愿,大家一起到地主老财家吃大户?

    杨兴颇为惊讶,笑道:幺叔公,我们土地产量一般在多少?

    看了看杨兴,颇为惊讶道:一挑谷子的面积,大概就是产1石左右,顶多产150斤谷子。

    那要交多少租呢?就像家里面租用地主老财家的地?杨兴紧紧的问道。

    看了看杨兴,显得非常局促道:哎,你这个娃子,怎么忘记了小的时候事情呢?很多地主,地租非常高,一般在7成,6成左右。如此一亩土地,要交2石左右啊。哎,这就是命啊。

    颇为惊讶,怎么出现一挑土地面积,原来在当地一种土算法,一般是1亩为3担谷子面积,如此看来,在当时,1亩上好田,最多产量达到450斤谷子。

    想不到这个时代,地租如此之高,这不由得让人感到阵阵害怕。

    害怕归害怕,总要解决问题,好像在前世,种上杂家水稻,好像一1亩水田,要产1千多斤粮食。

    就是在穿越前,看到一些新闻报道,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,亩产竟然高900公斤,是现在的数倍。

    如此杨兴不由得惊讶科技发展水平,看来我们要感谢袁隆平,他们所搞得杂交稻,真是菩萨粮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