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锦绣很惊讶,脸上的表情十分生动的表达了自己的内心。

    山长笑着道:“我兄长和楚子明师出同门,两人私下关系很好,听闻楚家兄长想代师收徒,于是托我,在你成为他小师弟后,帮忙送上一份贺礼。”

    锦绣心说,山长难道你不觉得哪里不对吗?

    山长看出锦绣眼里的意思,笑呵呵道:“迟早都要送的,况且,我送你一份儿礼,回头我兄长会补偿我三份儿,作为学生,难道不不应该为山长分这个忧吗?”

    锦绣挣扎:“我暂时真没打算和楚师父成师兄弟……”

    山长不悦的打断锦绣:“这个是重点吗?”

    锦绣一噎:“那您说什么是重点?”

    山长慢悠悠喝口茶:“当然是身为山长的我能从兄长那里得到什么!”

    锦绣无奈:“既然是送给我的,您为何要让人打着我爹寿辰的名义送给我爹?”反正他是一个子儿都没捞着。

    山长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:“小孩子家手里要那么多零花钱做什么?”

    锦绣:“……”

    锦绣只能用一言难尽的眼神看山长,说实话,山长这几年给锦绣神秘莫测不问世事的印象瞬间破灭。

    山长一副看不懂事小孩子的表情:“在我小时候,家里只有女孩子买胭脂水粉,才能得到零花钱,男孩子就要穷养!”

    锦绣决定撇开这个扎心的话题,转而问山长:“敢问山长您找学生来所谓何事?”

    山长喝口茶,才慢悠悠开口:“听闻你最近在书院带头搞读书小组,根据夫子们的反馈,效果十分不错,你能否将这种模式总结成册,细化其中条例,整理出来,让后人借鉴?”

    这件事不难,但内容十分琐碎,需要行事之人有十二分的细心。

    锦绣点头应下了,山长第一次对他委以重任,锦绣十分感兴趣。

    两人说完了正事,山长毫不客气的端茶送客。

    锦绣回去就和院里的几个小伙伴说了此事,大家对山长的看重十分激动,于是特别积极的参与其中,帮锦绣一起完成这个任务。

    期间,几人分头行动,多方位调查,在蒙童班和童生班等多个学习小组进行抽样调查,用数据结合实际的方法,分析总结经验。

    前后忙活了一个月,程远青还让他爹程师爷帮忙润稿,通过程师爷的首肯,几人才觉得可以放心。

    其他几人听了程远青转告程师爷的话,心神一放松,瞬间咸鱼瘫在床上,顶着巨大的黑眼圈,双眼无神,一动不动,宛若尸体。

    锦绣嘴角一抽:“有这么累吗?”

    楚舟勉强维持体面,靠在椅子上闭目休息,闻言眼睛都没睁开,只淡淡道:“有。”

    冯舒年更是有气无力道:“我以后再也不想和你一起共事了,我发誓,这是最后一次。”

    锦绣内心十分不解:“刚开始你们不是很开心接到这个任务吗?”

    程远青半梦半醒的,迷迷糊糊间说了几个字:“后来我就,后悔了!后悔……”

    话没说完,就传来呼噜声。

    锦绣:“……”

    锦绣将小伙伴们的心血交给山长时,山长坐在椅子上沉默的看了半天,最后放下纸张,对锦绣道: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,山长又是那个惜字如金的山长了。

    锦绣也不想猜山长到底在想什么,只想赶快去书院门口取今日的食盒,今日其他几人实在累惨了,现在还在睡觉,他任务繁重,要带好几人的食盒。

    告别了山长后,锦绣看看日头,快速往书院门口而去。

    等到门口时,锦绣呼吸绵长,气息一点儿不乱,刚好和自家下人碰上。

    下人顺带给锦绣带了一句话:“老爷让小的告诉少爷,您上次说的那种花还没找到,不过现下倒是有个类似的东西,和您说的那种花看起来差不多。就是打铁花。”

    锦绣心塞了一瞬,打铁花他当然知道,城关镇每逢重大节庆日,夜间都有老匠人在人多的街市上表演,每每到了那时,都能吸引许多大人小孩儿的围观。

    锦绣想让元老爷打听的,就是烟花,也是一时兴起,上次在集市上看到打铁花表演,才想起烟花。

    没想到元老爷又将皮球踢回来了。

    锦绣本也没抱太大希望,现下听人这么说也无可奈何,只从怀里掏出一封信,让转交给元老爷。

    和另外几家下人说好,锦绣在众人麻木的表情中,一次拎了四个相对他身高来说,巨大的食盒,像个风一般的男子,出现在众人视线中,又很快消失在众人眼前。

    只有那不明真相的路人,才会惊得下巴都掉在地上捡不起来:“我的乖乖,现在的读书人都这么猛的吗?”

    这时候就有路过的学生一脸云淡风轻的表示:“那是我们书院的老大,只有他这么猛,其他人都很正常。”

    路人才不会相信这么明显的谎言,一脸坚定道:“书院这么多成年人,怎会让一个孩子做老大,一定是这位兄台的谦虚之言,果然书院藏龙卧虎,不简单啊!”

    路人脸一黑,甩袖离开。

    好巧不巧,这不明真相之人姓时,名丹阳,隔壁靖海县人士,今年府试第二名。

    本是陪爷爷来书院访友,万万没想到竟然见着这么让人难忘的一幕。

    时丹阳揉揉眼睛,问旁边的小厮:“我没看错的话,那人是元锦绣吧?”

    时丹阳对元锦绣的印象十分深刻,他自认为经过上次的府试,两人已经是朋友了,对朋友他自然上了几分心的。

    时丹阳在府试中,见识过锦绣的武力,都如此惊讶,何况根本不知道锦绣实力的小厮,更是惊得结结巴巴,不可置信道:“应,应该是,是吧。”

    只时家老爷子惊讶了一瞬恢复淡定,笑呵呵的告诫最疼爱的孙子:“天下之大,无奇不有,万不可骄傲自满,生出狂妄之心。”

    时丹阳觉得元锦绣刚才给他的冲击有些大,闻听爷爷的话,愣愣的点头。

    锦绣完全不知道刚才在书院门口的一幕,给远来的时丹阳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冲击。

    见怎么都无法用温和的方法叫醒几人,现在一手一个湿帕子搭在几人脸上,瞬间让床上躺着的几人一个激灵,从沉沉的梦境中惊醒。

    可惜效果不是很好,人虽然坐起来了,但眼睛还闭着,身子摇摇晃晃,随时有倒下的可能。

    锦绣无法,只能一手一个,将几人拎到屋檐下让几人晒晒太阳,吹吹暖风,醒醒脑子。

    最好赶在饭菜还热乎的时候,吃上两口再睡。

    几人被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屋檐下的走道儿上坐着,齐刷刷一排,像是待宰的小鸭子,任锦绣随意摆弄。

    期间,冯舒年不舒服的哼唧了几声,转个身靠在楚舟身上,继续呼呼大睡。

    锦绣看着桌上几个食盒,犹豫要不要违背良心吃独食。

    就在锦绣捂着胸口自我谴责后,就着对面几个睡得快要升天的奇葩睡姿下饭时,门口传来胖管事的声音。

    锦绣一听是熟人,头都没抬:“门没锁,直接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时丹阳进来时,第一眼就见到在树下吃东西的元锦绣的背影,一举一动还是十分优雅,但对方不时抬头看一下的动作吸引了时丹阳。

    时丹阳顺着元锦绣的视线看过去,就见到屋檐下睡得横七竖八的几人,嘴角忍不住一抽。

    尤其是看到楚舟头枕在冯舒年屁股上,手里还抱着周文的一只脚砸吧嘴,时丹阳心里乐开了花,觉得今天这一趟简直太值了。

    胖管事将这里的一切尽收眼底,眼皮不停的跳动,非常聪明的上前和锦绣打了声招呼,就准备离开。

    他太明白一个道理了:知道的越多死的越早。

    胖管事对锦绣道:“时公子陪家人来书院拜访,听闻元少爷您也在书院,故而特意上门拜访。”

    锦绣表示了解了缘由,胖管事像是屁股后面有人放火似的,风一般离开了。

    时丹阳看着胖管事的背影,忍不住感叹:“你们书院这种风一般的男子可真多啊!”

    锦绣完全没听出来,时丹阳实在暗讽他,仍旧十分淡定的坐下吃饭。

    时丹阳看锦绣没反应也不恼,直接坐在锦绣对面,扇子刷的打开,摆出一副风流潇洒的模样。

    锦绣非常认真道:“可否移个位置?你挡着我看风景了。”

    经过锦绣这么一提醒,时丹阳又想起了屋檐下的几人。

    当即和锦绣借纸笔,要将楚舟现在的样子画下来,等楚舟睡醒了给楚舟看,他只要一想到楚舟到时候恼羞成怒的样子就提前开心的不行。

    锦绣淡淡瞥了一眼:“你觉得我会让你得逞吗?”

    时丹阳悻悻的摸摸鼻子作罢,看锦绣吃的香甜,也不客气,直接从旁边的食盒中取出一双筷子,和锦绣一起吃。

    锦绣抬头看了一眼,没说话。

    时丹阳边吃边问:“你怎么不问问我为何突然来找你?”

    “胖管事不是说了,陪你家人访友。”

    时丹阳撇嘴:“你这样真没趣!”

    锦绣哦了一声:“我也没请你来啊!”

    时丹阳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第一次见元锦绣,他就觉得对方有意思,现下听元锦绣这么冷淡的话也没打击到他,只轻快道:“我是陪爷爷来书院访友的,我爷爷说,读书不是闭门造车,见识和学识缺一不可,有时间就让我多出来走动。”

    锦绣这次终于抬头,在时丹阳惊喜的眼神中,认真道:“你爷爷说的对!”

    时丹阳:“……”

    时丹阳:“谢谢,我也觉得我爷爷说的很对。”

    时丹阳的到来,对锦绣来说是个无伤大雅的意外,但对楚舟来说,简直是人生黑历史。

    等楚舟几人终于舒舒服服的睡醒,爬起来吃饭时,时丹阳翘着脚得意的坐在对面,手舞足蹈给楚舟讲他今儿进门时都看到了什么。

    楚舟脸黑的不行。

    偏时丹阳是个不会看人脸色的,说完了楚舟,还大谈特谈其他几人的丑态,说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,口沫横飞。

    其他几人脸也黑了。

    楚舟几人的视线在空中对上,传达了彼此的想法,扔下筷子,飞扑到喋喋不休的时丹阳身上,联手将时丹阳牢牢地压在身下。

    时丹阳双手在地上乱扑腾,哇哇大叫:“元兄,快来帮我啊!将这几人从我身上拉下去!”

    楚舟冷哼一声:“长得丑,想得美!”

    锦绣果然让时丹阳失望了,只斜斜看了一眼,淡淡提醒了一句:“注意分寸。”

    说完头都不回的拎了两本书出了院子。

    锦绣最近积攒了些问题,想去请教先生。

    但不幸的是,在院子拐角刚好撞到迎面而来的先生,先生正和一灰衣老者边走边聊,两人交谈间,先生抬头一眼就看见了锦绣。

    锦绣上前给先生行礼:“学生见过先生,先生这是去哪儿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