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多方的证据显示,小学徒没有作案的时间。

    既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小学徒就是凶手,那必然要放了他。

    陈桉树打电话给魏小龙和方虎,跟对方说了1下现场发现的新线索。

    也就是犯罪嫌疑人逃跑的这条路线,让陈桉树怀疑,凶手并不熟悉这个环境。

    “把人放了吧,dna,作案时间,现场新调查都证明小学徒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陈桉树喊道。

    “明白。”

    听得出来,魏小龙那边有点失误,好不容易找到1个可疑的嫌疑人,竟然不是。

    陈桉树嫩能理解,不过抓凶手也是确凿证据的,不可能怀疑1个点就要去抓捕,得要有具体的证据。

    小学徒被放了出来,他们也不禁在问,那真正的凶手会是谁?

    加上杀人的凶器不翼而飞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犯罪嫌疑人不是说把人杀了,得手之后马上就跑,什么都不顾了。

    并不是,作案工具还拿着,避免遗留在现场。

    戴手套作案,案发后带走作案工具,这些行为似乎在给陈桉树描述嫌疑人的特点。

    随后,陈桉树打了1通电话给方虎。

    对方不1会就接通。

    “方队,戴手套作案,案发还带走作案工具,这类嫌疑人1般都是谁?你我应该都清楚吧?”

    陈桉树1番神秘的问道。

    电话那头的方虎沉默了半刻,回道:“陈同志,你是说凶手很有可能是具有前科劣迹的人?”

    “没错,我办过1些案子,要是第1次出来作案的话,大多数凶器都会遗留在现场,因为对方会因为恐慌第1时间逃跑,自然就顾不上其他东西了。”

    “结果本案明显清楚凶器的重要,加上我们推测凶手是因为和老板娘由于理发问题发生了这桩命案。”

    “他在动手前就带上了手套作案,防止我们提取到他的指纹,加上门,窗之类的地点都有擦拭的痕迹,明显是个老手。”

    陈桉树回复道,正是方虎所想的那样。

    更系统来说就是,陈桉树看到上述现象的时候,犯罪嫌疑人给他的第1感觉应该是打击处理过或者是所说的两劳释放人员。

    换据说,对方并非第1次作案。

    “方队,我有个想法想来验证1下,不知可否?”

    “陈同志,你这就见外了,只要能够侦破此案,想法什么的都可以提。”

    “我建议是召集1大批警力在案发现场周围的几公里范围内进行搜寻,看能不能找到凶手丢弃的那把理发剪,也就是凶器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要大海捞针?”

    “可否1试。”

    陈桉树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问道能不能1试。

    方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5分钟之久,才终于点头:“没问题,听你的陈同志,找就找!”

    陈桉树松了1口气:“多谢了,方队。”

    “别客气,大家都是为了办案,您都这么辛苦了,我怎么可能不出点力。”

    陈桉树和方虎达成1致之后,方虎首先向上级汇报,上级也觉得没问题,方虎才开始调集警员来对案发现场周围几公里范围内搜查凶器。

    陈桉树趁着这段时间,也是小眯了1会,从昨天晚上到现场,他都没有合上过眼。

    当然,在警员到来之前,他就清醒了过来。

    在警员的面前,他是不可能留下不好印象的。

    上级都偷懒了,下属还会认真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