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飞速中文.中文域名一键直达

    吹面不寒杨柳风。

    春天一到,说暖就暖和起来,树叶儿,草芽儿,争先恐后的往外冒,连那枝头的花朵儿也有些等不及了,悄无声息的就舒展身姿。

    初一放学之后就带着弟弟妹妹提着篮子满田坎到处跑。这个季节,荠菜已经有些老了,但是折耳根小根葱什么的,正是能吃的时候。

    初一今年也是整整满十岁吃十一岁饭的姑娘了。

    这会儿在大队的小学上三年级,性格倒是很活泼,像极了胡青青,脑瓜子也聪明,念书也很会念,回回都是考第一。

    小时候的事情她已经不记得了,队上也不是没有碎嘴的婆娘跟她讲胡青青是后娘,但是她基本上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。

    她自小就是高秀兰带着的,在婆婆和娘之间,她更亲近高秀兰这个婆婆。

    而且胡青青对她也不错,有高秀兰和陆东财管着,胡青青一般不会去管,她管的就是初一吃饭穿衣,不让她饿着不让她冷着。

    所以,别人再说,对初一都没有什么影响。

    低头在田坎上挖野菜呢,就听见一连串的叮当声。

    初一抬头,看见来人眼里就迸射出惊喜的光芒:“三叔!”

    陆东福笑道:“初一啊!又挖野菜,作业写完了没有?”

    初一道:“在学校里都写完了,我要多挖点野菜,回头让我娘给腌了,没菜的时候炒了下饭。”

    说完问,陆东福:“三叔,你放假了吗?你不需要在城里陪我三婶了吗?”陆东福的对象是县城本地人,长辈在县委工作,姑娘自己在初中当老师,今年二十一了,两人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,定了今年后半年要结婚的。所以初一早早的就三婶三婶的喊着了。

    陆东福道:“小孩子家懂什么?我回去了,这会儿也不早了人,早点回来啊!弟弟妹妹看好了!”

    初一点了点头,跟他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陆东福推着自行车上了院子

    这会儿家里人都还在地里忙着呢。

    去年冬天,新溪这边开始实行土地分配到客户,弄完刚好到年初这会儿。

    他们家,他跟他大哥陆东城的户口都在县城那边了,他嫂子盛夏也在那边,但是家里的地依旧不少,可不就得可劲的干。

    再说现在土地分到各户了,除了上交的公粮,还有提留款,剩下的那都是自己的了,就更得好好干了。

    能过到人前面的,谁也不想落后。

    上回还是正月十五的时候他回来了一趟,家里说今年光早苞谷地都有三亩多。

    陆东福到家径自开了堂屋门,看了看时间也不早了,先帮着一大家子把饭煮了。

    天都快黑了,高秀兰他们才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回来。

    看着他在院子里,喊了一声:“这个礼拜不忙啦?”

    陆东福嗯了一声:“不忙,我回来看看,顺带的给三叔他们捎个信。”

    陆明海问他:“东平来电话啦?”

    “嗯,东平哥上个礼拜来电话了,说堂嫂生了,大的一个是男娃,小了一个是女娃。我一直忙着,这会儿才回来,得跟三叔三婶说一声。”

    上回来信是说了时间的,这个事情高秀兰也知道,这会儿一听惊了一跳:“咋这么早就生了?这还没够月呢,时间还差老长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我咋知道?不过说都挺好,就孩子不足月稍微瘦弱,大人孩子都没什么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那好啊!好着就行。”高秀兰松了口气,她最喜欢的就是家里添人,高兴的跟她自己得了俩孙子一样,饭都还没吃,抬脚就往隔壁跑。

    隔着一道墙都听见她的笑声。

    没一会功夫,陆明江跟张红英就跑过来了。

    问陆东福:“东福啊!你跟我们好好说说,你东平哥咋说的呀?”

    陆东福招呼他们坐一下,又招呼他们吃饭。

    两口子摆了摆手:“不吃不吃,就问问你,问完我们就回去煮了。”

    陆东福说:“生了,正月初六生的,大的是个男娃,少的是个女娃。嗯,小名是蛋蛋给起的,男娃叫球球,女娃叫点点。”

    张红英在那笑:“这孩子,鬼精鬼灵的。”

    陆明江问:“那大名呢?”这个要问清楚得,不能连孩子叫啥都不晓得。

    陆东福顿一下才道:“,大名一个叫温承宇,一个叫陆清和。”

    闻言,两口子都愣了一下,张红英没忍住:“咋姓温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