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债主并没有让楚宁等太久。

    在楚宁准备吩咐下人去找商铺掌柜的询问办事时,管家带着拜帖来找楚宁了。

    看着拜帖上的时间,楚宁悬着心终于放下了。

    “去,让人将诚哥儿带过来,说我有事找他。”

    楚宁指等了片刻功夫就等到了陆言诚。

    “母亲福安,诚儿来晚了。”

    “无碍,你来看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楚宁将拜帖递给了陆言诚。

    现在陆老爷没了,陆言诚作为陆家的继承人,有权知道府上的大事小情。

    楚宁虽然可以将事情全部揽到自己身上,等问题解决后再通知陆言诚这个继承人也完全可以,但是她并不打算这么做。

    “诚哥儿,可知为何你父亲的这些好友会择这个时间登门拜访?”

    “是为了祭拜父亲,送父亲最后一程吗?”

    “你说的只是其一,你可知下拜帖的这些叔伯都和你父亲做的最后一笔生意有关?”

    陆言诚作为陆家的嫡长子、继承人并未早早接触家族产业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陆言诚还未及冠,陆老爷不可能带着年幼的孩子去谈生意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是因为陆老爷重视陆言诚的学业,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,有朝一日让陆家改换门庭。

    所以陆言诚对于陆家的产业和生意知之甚少。

    “父亲从未与我说过。”

    “那好,你仔细听着,你父亲最后一笔生意投入的本钱占用了所有的现银,而且,这些叔伯也是参与者,有些还借钱给你父亲。你觉得他们此行的目的会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这......这......”

    楚宁并不着急让陆言诚直接给出答案,她在一旁静坐喝茶,给了陆言诚思考理解的时间。

    不是楚宁非要逼迫一个幼童早早成长,世道如此,楚宁一个妇人在古代行事局限颇多。

    陆家想要翻身,陆言诚这个继承人必须能够有担当,对产业对商铺甚至是人情世故方面都要多了解。

    只有亲自了解过,陆言诚才能够真正担下陆家繁荣的重担。

    在这一点儿楚宁只能做个领路人,实际上全靠陆言诚自己领悟。

    “母亲的意思是这些叔伯还有一个目的是上门讨债?这,这不可能吧!”

    陆言诚对自己的猜测非常质疑,但又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原因了。

    也不怪陆言诚会有如此想法。

    古人讲究情分又注重义气。

    陆言诚真的很难想到父亲的好友在父亲头七未过就上门讨债。

    一般情况下重情义之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延缓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这些债主讨债是理所当然的,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选择的时机不对,这个时候来讨债有一点不近人情了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有雪中送炭的,自然也有雪上加霜的人。

    至于陆老爷的好友和合作伙伴是哪一类人只有时间能印证。

    “是与不是明天就知道了,但是,诚哥儿,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。”

    不管是原主还是楚宁都希望陆家能够好好的。

    只要陆家无恙,以陆家在宣城的地位足够楚宁带着孩子过得舒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