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他突然想起后世的一个案子,那就是非常有名“人狠肠子多的昆山龙哥”,当时,如果不是在铺天盖地的社会舆情下,当事人不可能被无罪释放。

    所以,他希望借助舆论,帮杜松减轻刑罚。

    对于如何利用舆论,身为过来人的他,可谓是太有经验了。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杜忠虽然不知道陈晋升怎么做,但只要是为了杜松减轻刑罚,他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做。

    “速度要快。”

    陈晋升又特别叮嘱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,老板那边肯定对那个所长做过调查,我先打电话问问他。”

    杜忠挂断电话,当即打给张海林。

    果然,张海林在当地黑白两道通吃,他已经查到所长父子的诸多恶行,但是,在他看来,所长父子俩虽然恶行累累,但是一个被杜松打成了植物人,另一个也在医院重症监护室,并不能为杜松减轻刑罚。

    当他听杜忠提到陈晋升要利用舆论时,不由得豁然开朗,心悦诚服道:“还是这小子鬼点子多,你先把收集到的有关所长父子俩的恶行转告给他,我再派人去调查收集。”

    紧接着,杜忠打电话给陈晋升。

    陈晋升在听杜忠讲完所长父子的恶行之后,一篇足以调动人们情绪的稿子已经在大脑里成型,然后打印出来,仔细修改一遍。然后传真给小姑,让她联系各大媒体,特别是最为快捷的互联网媒体,第一时间就在各大网站发表,迅速传播开来。

    其次是纸质媒体,主要是西山省当地的各种晨报晚报,这个要稍微晚一点。

    最后,陈晋升还让小姑特别联系了几家报社,以提供大笔赞助的名义,请报社派出记者去当地调查走访。

    他的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让这件案子变得人尽皆知,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所长父子的恶行,变相的将杜松塑造成成被逼的走投无路,最终不得不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。

    短短一天时间,这个案子已经传遍全国,特别是在发生地,更是人尽皆知,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第一热闹话题。

    正如陈晋升所预料,替杜松抱不平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,在杜松的家乡,更是出现万人签名请愿请求判杜松无罪释放。

    负责审判此案的法院,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本来,这件案子事实清楚证据充分,而且凶手已经认罪,只差一个审判过程,按照杜松重伤多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,最少也得判个十年以上的重刑,甚至是无期徒刑。

    但是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,不但各大媒体报纸都在替杜松说话,甚至有大量群众聚集到法院门口递上万人请愿书。

    县法院哪敢再审,只好上报市中级法院,同样,市中级法院也不敢做主,又上报到省高院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期间,杜小蝶和父母都处于深深的煎熬之中,杜小蝶更是不断的向各级部门上访,希望能帮哥哥减轻点罪责,当越来越多的记者登门采访时,她看到了一线希望。后来又在法院院门口遇到帮哥哥请愿的人群,她感动的当场下跪致谢。她还不知道,这一切,都是陈晋升在幕后操作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