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吃完饭,大家站起来去洗碗。京生刚想开口问大家几点集合?转念一想,这样不行,别让他们觉得这是他提前谋划好的,得沉住气,启明肯定会开口问的,他盼望着跟蔓阳一起去呢。

    果然,启明说:“洗完碗,你们回宿舍换上衣服,拿着包,我们一点钟准时在女生宿舍楼下集合,怎么样?”

    大家答应着,分头去了。

    还差十多分钟到一点,大龙、启明、京生已经到了女生宿舍楼下,一会儿,蔓阳和甘棠也从宿舍楼上下来了。

    启明说:“咱们五个人可以打个面包车去,起步价两块钱,正好就到了,也不多花钱。”大家都说,这主意好,省时省力,免得挤公交车了。

    京生笑着说:“挤咱们济南的公交车,不仅要有飞毛腿,跑得快,还得有金刚不坏之身,挤不散架才行。”

    蔓阳大笑:“京生!太逗了,你可真幽默!”

    他们打车到了老舍故居,就在趵突泉南门不远处,这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,面积只有一百五十多平方米左右,幽静得很,院子里摆了一口大缸,缸里有几枝干枯的荷花茎,估计,夏天的时候,缸里养了荷花。

    几棵树,挂着干枯的树叶,在寒风中瑟瑟发抖。启明说:“这么简陋,也没啥。咱们进屋看看。”

    大家往房间里走。蔓阳大叫:“哇!这么多画儿还有书法!快看看,都谁画的?谁写的?”

    甘棠说:“都是一些名人,你看看吧。”启明说:“快看这里,老舍的着作,好多版本呢。”

    京生凑过去,果然有老舍各个时期的着作,还有不同的版本,京生让管理员把一整箱旧书搬过来,伸手向里面翻,他也顾不得一手灰,像找到了宝贝一样,一本一本翻着,扬起的灰尘,呛得他一阵咳嗽。最终,他挑了四五本书,付了钱,让管理员找了一个塑料袋子,他提着。

    蔓阳说:“估计《济南的冬天》一定是在这个房间里写的吧?”甘棠说:“还有《猫城记》也是在这儿写的。”

    京生走到蔓阳和甘棠面前,把两本书递给她们两个:“你们看看,这绝对有收藏价值,商务印书馆印的,1946年版。”甘棠瞪大了眼睛:“真的?我怎么没看到?”京生说:“这需要耐心,需要勇气。得一个一个翻,在这些旧书堆里,你们哪里受得了这份罪呀,尘土飞扬的。你看看,我手上弄了这么多灰!脸上都灰了吧?”

    蔓阳一看,大笑起来:“还真是,你看看你,画眉毛也不能往脸上画呀,弄了两个黑道道儿。”甘棠也笑起来,从包里取出纸巾递给京生,快擦擦吧。

    京生接过纸巾,擦了一把:“擦掉了吗?”甘棠说:“好了!擦掉了。”蔓阳说:“还是不擦掉更有趣儿,跟唱京戏的一样,涂个大花脸。”

    这时,大龙走过来:“我看看,你拎的啥宝贝?”京生敞开塑料袋子,大龙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,他把手在面前挥了挥说:“这是啥呀?一股霉味儿,不看了!不看了!”

    京生说:“这你就不懂了吧?这相当于文物,有收藏价值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