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这天傍晚,济恒从地里回来,乔桂芳正在擀面条,见济恒进屋来,笑着说:“快看看吧,你们学校来的信,估计是你的成绩单,在炕上呢。”济恒答应了声,拿起信封,他没有像以前一样迫不及待地拆开,而是,拿着信,出神半晌,才忐忑不安地撕开。正如他所料,这次成绩糟糕得很,六十七名学生,他考了第三十一名。”他像是怕别人看到似的,赶紧把信封折起来,塞进自己的书包里。

    乔桂芳抖一下面条上的干面粉,把切好的面条放盖帘上,向屋里伸着头,问:“这次考第几?还是第一吧?快跟妈说说,我也高兴高兴。”济恒没说话,来到外屋,蹲下来,把柴火扔进灶坑里。

    水开了,乔桂芳打开锅盖,往锅里下面条,见济恒不出声,以为他没听到,正想再问一遍,抬头见济恒一脸不高兴,诧异地问:“这是咋了?”济恒皱着眉头说:“没啥,考得不好!”

    乔桂芳安慰他说:“别上火,还能总是考第一?常胜将军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呢!”济恒看着乔桂芳,哭丧着脸说:“哎!这次考砸了,考了第三十一名。”乔桂芳一听这话,一着急盖帘一滑,差点掉锅里,面条一下子进了锅,她赶紧用勺子搅拌了一下,追问道:“出了啥事呢?咋差这么多?”

    这时,张书毅进屋了,母子两个没再谈这事。乔桂芳说:“你多加点柴火,让火旺点,一个劲儿不开锅,面条煮不筋道。”济恒忙往灶坑里加了一把豆秸。

    张书毅喊道:“济琳!快!给爸拿点烟叶来。我要卷只烟。”乔桂芳不耐烦地说:“别抽了,饭马上就好了,面条在水里泡时间长就不好吃了。济琳!别管你爸,快来拿碗,端菜。”

    张书毅今天心情好,今年麦子收成不错,他估算着能多卖几个钱。刚在地里遇到了老邢,他说,今年糖厂扩产了,甜菜敞开了收,有多少糖厂就要多少,价格也比去年高。他有点后悔,今年甜菜种少了,只种了十来亩,不过,来年可以多种点,日子总算有盼头了。

    他心情好,也不跟乔桂芳抬杠了,大度地哈哈一笑说:“不抽就不抽,先吃饭。济琳,拿点醋来,再把香油拿来,这可是从山东老家拿来的稀罕东西。”

    济琳把醋和香油瓶子放桌子上,张书毅倒半碗醋,打开香油瓶子,在醋碗里滴了几滴香油,顿时满屋子的香气,济琳说:“这么香啊,多放点吧,这点不够。”张书毅说:“够了,有个香味就行了,你还想当醋喝?”

    这时济弘和济浩跑进屋,济弘欢快地大叫:“爸!妈!快看!快看!我的录取通知书来了,我考上了县师范学校!”他把录取通知书举到张书毅和乔桂芳眼前,在屋里转了一圈儿,然后,骄傲地把通知书递给济恒:“哥!你看看!你看看!”

    济恒接过来念道:“张济弘同学:你被我校录取为一九八七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,请于八月二十二日至八月二十七日,凭本通知报到。太好了!济弘!你是咱们家第一个吃供应粮的人,第一个国家干部。”

    张书毅笑得每个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,他搓搓两只长满茧子的大手,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高兴劲儿似的,嘿嘿干笑两声,说:“济琳!给爸拿酒来,来!济恒、济弘陪爸喝两杯。”他用手重重地拍了一下济弘的肩膀,又看看济恒。

    “想不到,你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啊!真考出去了。明年就看你的了,咦?你的成绩单还没寄来?往年这时候已经收到了!”

    济恒见爸爸高兴,不想扫兴,没说什么,看了妈妈一眼,乔桂芳也担心地看了看济恒,两个人都没说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