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朱标对着朱允炆说道:“你先回房读书,孤有正事和你二叔商谈。”

    “儿臣遵命。”朱允炆依依不舍地回望了一眼二叔,跟着内侍离开了偏殿。

    朱允炆走后,朱标看了一眼身边的吕氏,她没有半点要挪步的意思。

    朱标的脸色有些难看,吕氏恍若未觉,席间不停给朱樉夹菜。

    谈论起儿子,吕氏嘴里滔滔不绝。

    “允炆这孩子,自小就聪明好学,又懂事听话。”

    “你哥和我这个嫂嫂,从来就不用操心他的学业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你家高炽也不差,每次大考都能拿第十,再努点力说不定能拿个第九。”

    文华殿学堂的成绩,朱樉从来就没当成过一回事。

    毕竟文华殿的老师,大多数都兼着东宫左春坊的差事,这排名水分太大了。

    比如文华殿的千年老二,蜀王朱椿的才学,别说朱允炆这个毛孩子。

    哪怕是太子大哥跟他在文学上的水平,对这个‘蜀秀才’都只有甘拜下风的份。

    朱樉抿起嘴角,露出一丝自嘲的笑容。

    “嫂嫂多虑了,比起允炆,高炽那孩子天赋差的远了。”

    “谁叫弟弟我,不是读书的料,尚煌和高煦这两个孩子一个比一个顽劣。”

    “高炽这孩子能拿个第十,我做梦都能够笑醒了。”

    想起那两个学堂闯祸精,三天两头被皇上叫过去训斥。

    吕氏看向朱樉的目光里,充满了同情,寻常人家摊上一个,已经是头疼不已。

    这秦王家里一下子冒出了卧龙凤雏,这是造的什么孽啊?

    “这儿孙自有儿孙福,叔叔不要过于自责了。”

    吕氏的安慰,让朱樉哭笑不得,他当惯了甩手掌柜,能有一丝内疚才怪。

    见朱樉迟迟不动筷子,朱标将每道菜肴都吃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这里的每一道菜都合乎我的胃口,就是不知道二弟是否吃的习惯?”

    朱标的话,意有所指。朱樉听明白了,这是老哥在暗示自己是不是怕菜里有毒?

    朱樉连忙解释:“我陪着汤伯、岳父、周叔到乾清宫赴宴,这会儿实在吃不下了。”

    朱标眼中满是羡慕之情,这些叔伯虽然兼着东宫的差事,可文人与武将之间有天然的鸿沟。

    朱标发出一声感慨:“我这个兄长常常想与叔伯们亲近,可是苦于没有共同话题。”

    他身边自小围绕着宋濂、章溢、王祎那帮文人士大夫,能跟这帮沙场老将亲近才是怪事。

    唯一亲近的武将,可能就是已故的太子岳父常遇春。朱樉看破不说破,眼珠子一转说道:“这有何难?”

    朱标没想到随口发了一句牢骚,近来和自己并驾齐驱的二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。

    “二弟,难道不怕教会了我这个徒弟,饿死了你这个师傅?”

    朱樉虎着脸,一本正经地说道:“大哥这是说的什么话?我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,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哥若是将兄弟当成了外人,那小弟立马转身就走,绝不带一点含糊。”

    朱樉说完,霍然起身,迈开步子,作势向外走去。

    正在斟酒的吕氏吓了一跳,立马上前将朱樉拉住。

    “叔叔且慢,殿下刚才不过酒后失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