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当年运送祭石的护卫还活着没死的,都被一一找了出来。

    有人揭发祭石在运送途中有过异常情况,换防时有两个不是原先的队员替换过一阵时间。

    而那两个队员经查,是属于信王府的随行护卫。

    若仅仅是这样并不能说明什么。

    能说明情况的是,那两名护卫在祭天回来不久后,都相继意外死亡,其家人都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这样的巧合就不得不让人起疑了。

    然后又有证据证明那两家人消失前,信王府的管家曾经去过那两家护卫的家里。

    信王府的管家很快被请去了刑狱司喝茶,这一喝就再没出来。

    被人灭口了。

    信王的嫌疑自然最大。

    他跪在御书房门外,此地无银三百两,他是怎么辩解也辩解不清了。

    而他在天子下令要彻查前太子之事后,第一时间派出去想要斩草除根的人也都被抓了回来。

    那两家当年被送走的护卫家人自然被暴露了出来。

    十八年前的事和人按说查起来会相当费劲,但这回负责查案的官员都发现,顺利得有些不现实。

    心里多少有点数,只是大家都不说。

    看破不说破,官才做得久。

    经查,祭石送上泰山交到太子手中前就已经有裂缝,只是做了修饰。

    在焚香祭拜的过程中,又遭太阳暴晒,太子祭天时就出现了石破天惊的不祥之兆。

    跟着祭台起火,又被套上天神怒降神火之名。

    双管齐下,前太子就是长多两张嘴,也没法解释这局面。

    何况当时皇帝也没给前太子太多解释的机会,就废了他的太子之位。

    当年太子的百口莫辩如今信王也体会到了。

    下着大雨,他在御书房外跪了一天,身心冰冷,如坠深渊。

    事到如今,他终于明白,自己的父皇,从头到尾就没想过要给他上位的机会。

    “我真笨,您真狠呐!”信王跪伏在地喃喃而语,似哭似笑。

    半躺在里面的皇帝,听到近侍传回来大儿子的喃语,哆嗦着苍白的嘴唇,最终没说什么。

    坐上那位置,不狠,如何拥得皇权至尊到老死。

    最后,信王认下了损坏祭石陷害太子之罪,至于祭台之火他死活不认。

    并且抛下一句:“我认我该认的,不该我扛的罪别想冤枉我。”

    当年想拉太子下位的人可不止他一个,那样天姿英才的骄子,碍了多少人的眼。

    就连那位,不也是又妒又恨么。

    要不是有那些暗示与纵容,谁敢把未过二十就得到军民和朝臣拥护的太子拉下来。

    在肚子里就被亲娘赶出来想多一分希望的信王,知道自己成了那把最好用的刀。

    信王损毁祭石陷害储君罪名一定,就被削去亲王爵位,降为郡王,赐号敬谨。

    比之前太子惩罚还重,前太子被废后还是皇子身份。

    到信王这,就变郡王了。

    彻底失去竞争储君之位的资格。

    德妃也被了降两级,成了梅嫔。

    后宫四妃在半年之间有两妃被贬,众妃嫔一时间都有些心有戚戚。

    只有皇后不受影响,她生的是两个女儿,又深谙皇帝心思,任由别人去争斗。

    反正只要她不死不作,不管谁上位,都得尊她为太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