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    所以当天的广播就念了她的两篇文章。

    顾春走到车间门口都听见女工们在讨论。

    “这个宋英好惨,不过我们村确实很多这样的,生了女娃就扔山里去。”

    “她还挺幸运的,遇上干部同志了,要不然肯定被她奶奶扔了。”

    “她还被她丈夫家暴,唉,自从咱有了工作,在家里才算有地位。放在十几年前,咱也是被家暴的对象。”

    “她最后当上女干部了啊,真好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听那篇纺织女工了吗?写的不就是咱们吗?”

    “是啊,这写得就是咱们啊,会不会是哪个同事写的?”

    “可不吗?我也是这么怀疑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谁啊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啊,不过我可写不出来。人家写得多好啊,在岗位挥洒汗水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,现在估计全市都知道咱们纺织女工多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要写信给“林竹”,谢谢她给咱们女工发言。”

    顾春听得落荒而逃,

    她这马甲绝对不能脱!

    北城日报今天又接到来自同行的电话,接二连三的,都在打听“林竹”是谁。

    实在是,这篇农村妇女,既贴合了实际,又展示了妇女工作的成功,妇女报认为就应该放在他们报纸上啊。

    新闻报认为,这文章虽然是虚构的,但是实际发生这样的事也很多,应该放在他们那,结合当地新闻一块报道。

    文前进已经接电话接到有条件反射了。

    电话一响,他接起来:“喂,这里是北城日报。我们不会透露林竹的真实信息,报道也只给我们发,不要再问林竹是谁谢谢。”

    丁胜利也是一样,他双眼无神地趴在桌子上:“老文啊,这文章,也太火了吧。”

    文前进点头:“是啊,我也没想到啊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想想也是,这文章写得跟真实故事似的,咱们的人民群众可不就爱听这些吗?家长里短的。”

    丁胜利拿起一张报纸:“不止是家长里短,她还结合了思想工作、妇女工作,要不怎么能发表呢。”

    文前进拿起信纸:“我要给作者回信,请她再写几篇给咱们。”

    丁胜利眼睛亮了:“太好了,快写,请她多写几个,我实在对她的文章很感兴趣。”

    周主任这时候说:“不用写了,咱查一下她的信息,你偷偷去找她面谈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她愿意当咱们的专栏作家,就给她把稿费再涨一级。”

    -

    那头的顾春呢,又一次去了服装厂。

    她答应了给港城的陈老先生送点北城特产,当做手表的回礼。

    她去买了一些特色糕点,又自己做了点腊肉腊肠,都是当地的风味。

    因为服装厂要运货到港口,港城那边会来接,顾春就把回礼放进货物里头了。

    事先她也通过服装厂那边跟港城沟通过这件事了。

    现在是特殊时期,她是不能直接跟港城的人联系的。

    甚至她的回礼也是需要被审核了才能通过。

    送完礼物,她脚步轻快地走回家。

    还不知道那头北城日报已经查到她的信息,打算直接上门找她,最后还找到刘厂长那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