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顾大牛看何玲不开心的样子,都有点着急了。

    何玲摇摇头,叹息,“刚刚,又有人来借钱了,都是姓顾的,我真是不好推脱。”

    何玲在食品厂的分红比例很多人都知道,过年前分红,现在大家基本都知道她手头有钱。

    阴阳怪气的,嫉妒的人不少,上门借钱的人也越来越多……

    顾大牛也很无奈,富在深山有远亲,现在知道他们有点钱,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亲戚都上门了。

    请他们喝喜酒,要份子钱还是小事。

    有的干脆就直接借钱。

    他们的钱哪里禁得住到处借人呢?所以每次都是找理由推脱。

    何玲在食品厂上班,有些人有事没事还会阴阳怪气。

    认为她拿的分红太多……

    支书他们倒是知道,要是没有何玲,他们这个食品厂都不知道有没有呢。

    但是奈何人性就是如此,总有人是恨人有笑人无的。

    一样在食品厂上班,别人拿工资,你拿分红,让别人怎么心理平衡呢?

    顾支书他们也没有办法,只能劝何玲放宽心。

    顾大牛看着妻子的脸色,有些心疼。

    那些找上门的基本都是姓顾的,为了他的名声,何玲每次都得好声好气地跟人推辞。

    加上在厂里又……

    想起小竹子的电话,他突然就下定了决心,“媳妇,收拾一下,咱们明天就去城里。”

    何玲被他吓到,“你咋啦,突然这么说,咱不是还没想好吗?”

    年前那次,顾春劝她去城里做生意,买房,她心里也动摇了。

    但他俩还是害怕改变,一直不敢迈出这一步。

    顾大牛想离开了,他不想让何玲再这样伤神,去了城里还能经常见到女儿,何玲一定很高兴。

    “嗯,我决定了,不考虑了,咱去城里,明天就走。”

    何玲拍了他两下,“你个顾大牛,上下嘴皮子一碰,就说明天走,哪有那么容易。咱们家里这些鸡啊鸭啊,还有厂里的事、地里的事,还没安排好呢。”

    顾大牛挠挠头,他刚刚也是一时冲动了,这些事情没想到呢。

    “那,那咋办?”

    何玲这会也想通了,女儿在城里,他们迟早也要去的。

    不如现在就先去试试看,要是找不到生计,就再回来,反正家里有地有房的。

    要是去了真能留下,以后也算在城里安家了。

    “明天,咱打个电话问问顾春,看看怎么安排,那孩子懂的比我们多。”

    顾大牛听了,点点头,他没意见,他听何玲的话听了二十年了,照做就是了。

    顾春接到何玲电话,心下一喜,她早就想让他俩来了。

    大伯母手艺好,在食品厂压根发挥不出长处。

    要是来了城里,能开个店,肯定比在村里好。

    “大伯母,你们快来吧,我们都想你们了。来了以后肯定有事做的,不用担心。”

    何玲听她这么一说,就更有信心了。

    村里那些事,她心里也挺难受,就跟顾春聊了一下。

    顾春也知道,这就是人性,毕竟都是一个村的,从前大家一样穷。

    可当一个跟他一起干活的人,赚的比他多得多,心理就会不平衡。

    顾春甚至害怕有一天,那些人会做出什么坏事来。

    至于借钱,顾春强调,这种钱估计是有去无回的,不要轻易借出去。

    何玲都明白,就是心里不舒服。要是自己就这样走了,食品厂那边难道就真的全都不要了吗?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啊,你们走了,但是咱们合同上可是写了,只要食品厂还开着,就有你的分红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,如果你们不想再回食品厂了,就跟支书说一下,把股份卖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