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刘芳的老公着急道,“媳妇,你咋啦,哪里病了。”

    刘芳看他这慌乱的样子,赶紧拉住他,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,刘芳家就传出她重病的消息,还拍了电报,让她女儿回来看看母亲。

    实际上,夫妻俩在房间,打开手电筒凑钱。

    顾春猜测六百块是他们家全部积蓄,其实不准确。

    他们家甚至没有六百块钱存款!

    这些年,家里开销,每个月给女儿寄点东西,婆婆的病要吃药,他们现在全部的钱凑起来就三百多块。

    虽然顾春说过可以分期还,但是刘芳不想让她吃亏。

    人家孩子已经帮她很多了,怎么还能欠着人家的钱呢?

    就在俩人一筹莫展的时候,刘芳的婆婆在屋里喊了一声,让夫妻俩进去。

    老太太颤抖着手,让儿媳妇打开她的柜子,从里头拿出一个首饰盒。

    刘芳打开首饰盒,里面是一个翡翠手镯,要是在以前,这东西是很值钱的。

    只是现在这个年代,还不如破铜烂铁呢,毕竟这东西拿出去让人知道了,可不是什么好事儿。

    刘芳猜到老太太要干什么了,忙道,“娘,这东西是您仅剩的首饰了,咱还是留下吧,钱的事情我们再想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摇头,“我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,这东西我本想以后留给咱们囡囡当嫁妆的,现在要给她弄个工作,就拿去用了吧。你就体谅体谅我老婆子,我也心疼我孙女啊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想到孙女回来的时候那副身子骨,心里就难受。

    要不是为了她的病,家里不至于这样。

    她儿子儿媳都孝顺,她也不能拖后腿,这个手镯留着也没多大用处,还不如拿去给孙女换个工作,让她回家。

    话说到这份上,为了老太太对孙女的这份心,刘芳夫妻俩也只能收下手镯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,刘芳就找了顾春,把三百多块钱和一个手镯交给了她。

    顾春看着那个手镯,眨巴眨巴眼睛,她没看错吧?

    这绿的,这成色,即使她不懂珠宝,也能看出这东西价值不菲啊。

    对此刘芳阿姨解释,“这东西的价值我也不懂,但是这是她奶奶的一片心意,就想用这手镯给她孙女换个工作,你看看行不行吧。”

    那可太行了啊,顾春心里乐开了花了,这东西现在看着不值钱,以后可不是随便能买到的啊。

    只是就这样收下这昂贵的东西,她也有点心虚啊,“阿姨,这东西以后可能很值钱,你们可以收着的,钱不着急还我。”

    刘芳把东西和钱都塞给她,“我不管以后值多少钱,这个手镯是她奶奶坚持要给你的,就当体谅一下老人家的心意吧,现在能给孩子换个工作,老太太就高兴。”

    顾春听完,心里也很感动老太太爱孙女的心,就只能收下手镯了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我就收下这个手镯,钱你就拿回去吧,在我看来,这个手镯已经超过六百块了。”

    她坚持不收钱,刘芳最后也只能把钱带回去了。

    顾春包里放着一只价值不菲的镯子,下了班赶紧拿回家藏起来了。

    很快,刘芳阿姨的女儿就回了北城。

    担心了一路,回到家她才知道母亲不是真的生病。

    对于刘芳装病咒自己,还有奶奶拿出自己珍藏的镯子,就为了给自己换一个工作,她感动得直哭。

    第二天就去了厂里找厂长考了个试。

    她是读完了初中才下乡的,这些年也常有看书,只是她年纪也不小了,没有那个精力准备高考,但做个试卷还是没问题的。

    那些题目她答得不错,刘厂长也满意了。

    顾春答应会跟她交接,带她熟悉宣传部的工作,于是他们很快就办好了入职手续。

    她也顺利地回城了,再也不用去乡下干农活。

    家里每天充满着欢声笑语,连刘芳阿姨的婆婆都高兴得病好了不少。

    顾春带了刘芳阿姨的女儿一周以后,就顺利离职了。

    黄秀秀的工作也卖给了一个亲戚,她妈妈把卖工作的钱给了她,当做以后上大学的生活费。

    -

    孩子们去看过新的四合院,觉得很满意。

    特别是小竹子,特别喜欢新家有个像江知云家的小池塘,他想在里面养小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