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所谓3十小营,自隆庆年间便已初具雏形,其实是隶属于3大营当中的,挑选出3大营当中的敢战之士组建而成,也就是所谓的正兵。

    就跟京城巡捕营当中的尖哨营1般,本意都是为了增强战斗力。

    5军,神枢,神机各有十枝,每枝各有听征官军3千,内设中军和千总共3员,另有把总十2人。

    按着职责的不同,又将其分为战兵营,车兵营,以及城守营和执事营。

    而那备兵营,则是类似于后世的预备役力量,主要是用来补京营军士缺额部分,这也是取备字的原因。当然了,那些个幼官、舍人也往往会被收入到这个营当中。

    虽说这京营是以在京各卫所的士卒以及轮番上值的班军为主要兵源,照理来说是不缺少兵源的,但是国朝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,整个卫所体制早已崩坏,兵源的保障也就成了空谈,不得已才推出这备兵营1说。

    不过制度再好,关键因素还是要看人。

    如今发展到现在,这京营军士当中的身强力壮者被京城各大权门役占,而瘦小羸弱者则被挂名吃空额。

    其实本质上来讲,朱翊镠这次从京营当中挑选军士,也是1种占役,也是削弱京营战斗力的1种。

    想到这,朱翊镠有些明白了,为何郑洛对自己并不友好的原因了。

    原来,自己也是这窃国者之1啊。

    可笑,可悲。

    “郑公做主即可,本王也不知兵,不好在京营当中插手。”朱翊镠作为1个藩王,态度是比较谦卑的。

    而那些个文臣也正是喜欢吃这1套,无他,就是面子2字,给足了面子,自然也就心情愉悦了。

    郑洛的脸上多了几分笑容,“殿下实在客气了,殿下有着陛下旨意在,老臣自然不会多说什么,只是,这京营之兵专为京师而设,殿下可知有何用意。”

    朱翊镠闻言1个挑眉,看向郑洛的目光当中已经有着些许隐没下来的不满了,他听出了这郑公的意思,“郑公这是何意?京营1事,乃是祖宗居重驭轻之法。”

    “然也!”

    郑洛点了点头,顺着朱翊镠的话说了下去,“殿下所言甚是,这京师上下安危,乃至陛下安危。”

    郑洛说到这,还特意朝着北方拱了拱手,“都系于十万京军之身,乃是京师之根本,加之眼下京营之务有所衰败,正当整饬戎事,以销未萌之患,伐北虏之图,壮国朝之根本。”

    “郑公——”

    郑洛话说到这个份上,朱翊镠已经完全明白了,这是不想给自己好兵呗,“有话就直说好了,话中藏着锋,这样你我都不舒服,本王是个爽快之人,郑公的意思,本王明白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吧,这1千5百人,本王就从锦衣卫和备兵营当中挑吧。”

    朱翊镠说的话也很明白了,就是对郑洛保证不会动那9万的正兵。

    而那备兵营当中,这几年,其实也就是1万多人的后备,由此也可以看出,此刻的大明王朝,虽说在经过张居正等人的力挽狂澜之下,有了几分起色,但是很多问题都已经烂到骨子里了。

    郑洛没有说话,先是看向了朱翊镠,而后便离座,对着朱翊镠弯腰深深行了个大礼。

    “诶——”

    朱翊镠起身,走到郑洛面前,直直看向眼前这位驼背老人,看着他那已经有些颤抖的身躯,眼神极为复杂。

    于情于理而言,这郑洛的做法都是正确的,为了国家不惜与自己这个当下最受宠的藩王对着干,对于这样的人,朱翊镠是打心眼里佩服,但是损失的是自己的利益,这1点还是让朱翊镠有些不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