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赵春江又回想起了当初他们的处境,对比现在,仿若隔世。

    林知秋不是第一个在这边遭遇困境的女知青,早在赵春江下乡之前,来到这个地方的女知青大部分都经历过一些可怕的遭遇。

    建设大队的人仗着自己有钱,有关系,做事毫无底线,野蛮且恶毒。最开始知青下乡的时候,各地的管理措施都不完善,知青们遇到麻烦连个求助的地方都没有,其中几个刺头儿直接留在了大山里,再也没有消息。

    因为死了人,剩余的知青都不敢再闹了,家里有关系的都想办法走了,而留下的人连睡觉都要在枕头边放点什么防身的东西。

    但是即便如此,还是陆续有女知青被大队里的人强娶回家,没几年就香消玉殒。

    打破这个局势的是市里下乡来的一个公子哥,这个是狠人啊,下乡还带着枪的,到建设大队第一天就敢拔枪威慑村民,把所有人都吓傻了。直大路外头的树上现在还能看见弹孔,他成功给自己打上了不好惹的标签。

    他不光自己横,家里背景也硬。而当时已经是副书记的戴简存为了讨好这个公子哥的父亲,还给六大爷下了命令,说一切都得按照那个年轻人的要求去做。

    公子哥那是能吃苦的人吗?当然不行,所以一看当时的知青点,他就找庄守仁提出了建知青点的要求。

    因为那个公子哥想要个好一点的居住环境,其他人跟着沾光,住进了这个崭新的知青大院,庄守仁甚至还叫人给他们打了口井。

    本来一起住在窝棚里的知青在换了新环境后,似乎也能喘口气了,新来的公子哥仿佛他们的守护神一样,只要有他在,大队里的人就不敢再造次。

    当时所有人都对公子哥感恩戴德。

    而公子哥虽然看起来吊儿郎当的,但是心里自有一杆秤,他把所有的知青都拢到一起,不管做什么事情,都拉着其他人一起,自己得利的同时,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他们的处境。

    知青们也从一开始只能干挑粪、开荒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,到可以和村民一样去下地,这是那公子哥能为他们这些外来人做的最大的改善。

    但是好景不长,他是为了家中姐妹下乡的,只要在这里熬两年意思一下,他就能回城。

    保护神走了,建设大队那些在知青手里没占到便宜的人立马把焦点放到知青点上,他们想抢房子。

    或许也是运气,正在庄守仁松口的关头,镇上知青办的领导开始到各大队巡查。

    知青点保住了。

    但是噩梦远没有那么容易结束。

    林知秋被强bào,被人拖回家,到后面方倩倩她们去劝说,却被别人打的头破血流,还只是其中的一段插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