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楚国地处中原,虽然入了秋季,但燥热更胜夏季。所谓长夏多灶火,晌午应避阳。虽然天空气候清明正好,但李焕仙的使团还是酷热难行。这仅仅是向南出发不过两日,若是再入岭南腹地,只怕会更加炎热难行。

    “玉屏四下朱阑绕,簇簇游鱼戏萍藻。簟铺八尺白虾须,头枕一枚红玛瑙。六龙惧热不敢行,海水煎沸蓬莱岛。公子犹嫌扇力微,行人正在红尘道。”

    李焕仙带着使团进入小树林中避暑,众人多是轻解衣衫,扇风去热。而李焕仙则是满头大汗的靠在树荫下,百无聊赖之中念诗一首。

    这诗贵气颇盛,看来李焕仙也是富贵日子过习惯了,在回过头行军吃苦,多少也是不适应。老话常讲,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
    遥想当年在秦国时,酷热难耐,李焕仙与姜若怀待在皇家林苑之中。有侍女丫鬟给扇着扇子,冰镇的杨梅荔枝用来解渴。

    当年众人在凉亭上水阁中,浸着浮瓜沉李,调冰雪藕避暑,还他妈抱怨气候炎热。奈何如今虎落平阳,在这三伏天顶着烈日赶路,真是报应不爽啊!

    “暂且整顿休息,待一个时辰后,灼阳不熬人时在赶路。”

    李焕仙靠在树荫,仰头望着一轮红日当天,对蔡文杰无奈的说道。蔡文杰也是点了点头,不停的手持蒲扇扇着凉风。看来,这炎热的鬼天气,即使是出身行伍的将领,也多少吃不消了。

    得到李焕仙的首肯,使团一行人就地休息,生火造饭。李焕仙的一百人马全须全有,整齐划一的操办着一切。虽然百人禁军气势低迷,但好歹是职业军人出身。即使在这种烈日的环境下,依然甲胄不离身。

    而陈元君的那二百人马,虽然气势远胜李焕仙的百人禁军,但毫无规矩可言。直接脱掉衣物,光着上半身,横七竖八的倒在阴凉处打瞌睡。

    由于陈元君的人马是私人武装,根本不鸟李焕仙的号令。李焕仙有心骂他们几句,但考虑到路途遥远,自己身边没什么战力可以倚仗,便随他们去了。

    约莫过了一刻钟,躲在树荫下避暑的李焕仙突然睁开双眼。身旁的许敬仁也是猛地一惊,瞬间长刀出鞘,对着树林深处的茂密之地厉声喝道:“出来!”

    只见对面松林里中,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。片刻后,随着一阵车轮滚滚的声音后,松林里一字摆着五辆水音荡漾的货车,十个赤裸上身的车夫推着货车走来,为首一人对李焕仙的使团拱了拱手后客气的说道:“众位军爷莫慌,我等不是歹人。只是给均宁镇县令郭大人送汤的货夫。烈日当头,我等再次避暑,搅了各位军爷的宁静,还请各位军爷大人有大量。”

    李焕仙上下打量了一下十名脚夫,随后用手掌贴着货车的车面,感觉一阵温凉之感,随即开口问道:“送的什么汤?”

    “回这位军爷的话,是酸梅汤。”

    ‘酸梅汤’三个字一出,众人只觉两腮发酸,津液突生。酸梅汤可是消暑的良药啊!这东西,如果在炎炎夏日痛饮一番,岂不美哉?

    使团一行人有一个算一个,都眼巴巴的看向李焕仙这主事人。说实话,李焕仙也想喝。但是,这种来路不明的突发事件,还是能避则避。

    虽说是天子脚下,使团也没带什么奇珍异宝,而且人马众多也不怕面前这十个赤条条的汉子。但李焕仙能活这么久,就在于他远超常人的自律能力。当然,女色除外。

    口腹之欲这东西,如果从小就挨饿惯了,自然忍得住!

    只见李焕仙回首望了望使团人马,直接冷声说道:“热了就喝水,困了就去睡,不要生事!”

    说罢,直接勒令蔡文杰严格看管自己的百人禁军,不许他们私自讨要酸梅汤。但李焕仙管得了使团的人马,可管不了陈元君的人马。尤其是,陈元君这个时辰还没现身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“这十车酸梅汤我们要了!”

    只见陈元君的二百护卫直接拿出银钱,要将这十车汤水尽数消灭掉。而李焕仙的人马听到此言,更是望眼欲穿的看向李焕仙。可李焕仙直接不理会,任由他们在一旁口角流涎。

    须臾间,陈元君的人马便完成了交易,美滋滋的将十车汤水推到自己的阵地附近,开始给众人分食解渴。而蔡文杰则是瞪着眼睛大声呵斥,不许自己的百人禁卫去讨要汤水解渴。

    “少爷,您是不是小心过头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