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老子曰:自然有度,知止不殆。

    人生不如意,十之八九。已经发生的事情,过去就过去了,何必斤斤计较从前?人嘛,都是向前看的。行得太快,步子就得大迈。步子一大,扯到蛋多不好。

    所以老祖宗教导我们,适当的停一停,享受生活,也未尝不是好事。

    李家的饭桌上,众人有说有笑。虽说李家门阀显赫,自然衣食无忧,但迎宾的菜肴却是朴实得很。李焕仙吃惯了宫廷御膳,在尝这家厨的灶火,多少有些没味道。

    当然,主要还是九子莲花毒坏了他的脏腑器官,让其食不知味。

    李焕天还是如刚才那般,一言不发,冷冰冰的吃着菜肴,时不时夹一筷子喂给自己的儿子。李圣万到是极其豪迈,楚国的烈酒度数不低,一碗接一碗的豪饮。李圣千一脸慈祥的看向众人,时不时与燕如烟聊上两句,频频点头。

    至于那不靠谱的李焕明?那可真是有够放飞的。在得知燕如烟是自己未来的弟媳后,赶紧自罚一杯。随后便滔滔不绝的与李焕仙交谈起来,一张嘴就知道,这货平时放荡惯了。

    除了碍于桌上有女人小孩,没怎么说‘三字经’外,几乎把洛阳城的新鲜事都讲了一遍。比如什么‘春月楼’即将响应‘文武一宗会’,继而举办斗诗大会,过夜打折活动。楚国宵禁令再度开启,夜间遛弯儿罚款。城东出土千年石碑,还发生了大地震,宫廷太后与某某青年侠客传出什么绯闻,在御花园鏖战至天明。什么南疆苗族暴动,天理教被昆仑派扫荡等等。

    李焕仙如今气血两衰,又长途奔波,实在是乏的不行。而且自己与李家人着实不熟,也没什么好说的。再者说,李焕仙如今称得上天下间最有名的人物了。

    那无耻的诗圣之名就不用说了。秦国征战纵横南北,以少打多,早已名扬天下。而且他与秦国女帝赵玉漱那档子事情,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。

    所谓计利当计天下利,留名当留万世名。甭管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,李焕仙的大名,早已家喻户晓。

    自己在秦国的所作所为,早就被人添油加醋的传遍了天下。如今在饭桌上,也没有必要在解释什么。反正李焕仙早就打定了主意,一旦养好了伤,便带着燕如烟马不停蹄的前往北海。

    至于楚国的家人,还是算了吧!再过五十年,谁还认识谁呀!

    虽然李焕仙再世为人,但前世那薄凉无情的本性,依然没有削弱太多。除了自己放不下的人外,其余人,皆可抛弃。

    酒过三巡,李圣万有些上头,嚷嚷着要与李焕仙喝一杯。但李焕仙现在哪里敢喝酒,一番推脱后,便想要早些回房歇息。

    可这话刚到嘴边,还未等吐出声音来。只见李圣千抱着昏昏欲睡的李南星便开口道:“仙儿,虽说你在秦国已经娶妻,但燕姑娘不远千里护你周全。我李家虽名震天下,可也不能污了人家姑娘的清白。既然你们二人两情相悦,当早日完婚才是。”

    与燕如烟成亲?这话不用李圣千说,李焕仙也自然要说。燕如烟对自己怎么样,李焕仙一清二楚。虽说她是江湖人,不在乎那些繁琐的规矩礼教,但她毕竟是个女人。

    若能明媒正娶,嫁于李焕仙为妻,也算是得偿所愿。

    李焕仙看向自己的父亲,点了点头道:“我也正有此意,烦请父亲择得良辰吉日,为我二人完婚。”

    “好!好!好!”

    李圣千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,随后看向低头抿嘴摸不吭声的燕如烟说道:“如烟姑娘,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这一刻,无数次在燕如烟梦中出现过。如今可以梦想成真,自然答应。只见燕如烟声若蚊蝇般点了点头,羞愧间喉中挤出一句话来:“全凭伯父做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