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雪花,未必只有冬季才能出现。有人说,当人的悲凉触动苍天时,即使是六月,也依然会出现飞雪。可在这隆冬之际的沧州,雪花,还是适宜的现身了。

    沧州北面的小城,距离徐州很近。若走小路,只需一日,便可到达徐京城。若进了徐京城,在马不停蹄的赶上四十里左右的路程,便可进入沂州境界。

    一名身背古朴剑匣的青年男子,走在布满初雪的沧州街道中。只见他一身单衣迎风作响,雪花飘落在其身体四周,顿时融化。而那雪水却近不得他身,刚刚化为透明的水滴,便瞬间被无形的力量驱散到四周。

    “掌柜,十碗馄饨。”

    青年坐到一家刚刚出摊的馄饨摊前,随手找来掌柜,要了十碗馄饨。这沧州民风淳朴,做生意甚是实心实意。即使是一间不起眼的馄饨摊,也依然童叟无欺。搪瓷大碗,一碗便能装下二十五颗大馄饨。

    这青年体型高大消瘦,不像是贪嘴之人,竟然一口气就要了十大碗。摊铺老板狐疑的看了看这青年,只见此人双眼冷漠的看着桌上的筷子筒,面无表情。老板无奈的耸了耸肩,示意老伴儿赶紧下馄饨。

    不一时,二百五十颗馄饨出锅,老板来回折腾了好几趟,总算把十大碗馄饨摆放在青年桌前。只见这青年从怀中掏出一副竹筷,双手合十,对着十碗馄饨虔诚的低了一下头,以示敬意。随后,便端起大碗,不顾滚烫的热度,大快朵颐起来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饭量也太大了吧。”

    馄饨摊的老板,看着桌前的消瘦青年狼吞虎咽。自己下一锅馄饨还没煮熟出锅,这青年便将十碗馄饨吃了个干干净净,连一点汤水都没剩下。

    在外人看来,这青年属实是饿死鬼投生,再世为人。可殊不知,这人经历过怎样的地狱?用青年自己的话来讲,吃食,是活下去的动力。浪费粮食的人,是在挥霍自己的生命。他们,不懂,什么是饥饿。

    “结账。”

    青年擦了擦嘴,将竹筷收入怀中,随手拿出银钱,放在桌上,马上就要起身离去。可刚要走,却闻到馄饨摊一旁的蒸笼中,传来白面馒头的香气,随即说道:“馒头几时出笼?”

    “哦,大概半刻就能好。客官,您要几个?”

    “给我一屉,包好。”

    青年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木头,枯坐在长条椅子上,双眼冷冰冰的看着蒸笼,不再言语。老板本想与这外地来的青年聊几句,可看着这生人勿近的死人脸,老板也不想自讨没趣,只得转身继续忙活起来。

    此时,一队十二人的城防兵列队走来,领头的队长对着老板嚷嚷道:“徐老头,来十二碗馄饨,顺便把税缴了。”

    看到这些大头兵又来,摊铺老头随即骂骂咧咧道:“馄饨有,钱没有!你们他妈的一天来八趟,还让不让人活了?”

    虽说这摊铺老板言语恶劣,但这沧州士兵远比北海士兵要大气得多,并没有连打带骂的欺辱百姓,反而是无奈的辩解道:“你骂我们有啥用?都是街坊邻居,我们也不想做恶人。他妈的前方战事吃紧,沂州久攻不下,太子又被人火烧连营三十余里。现在户部下了征召令,全国加税三成。兵部的调令也下来了,我们三日后便要征召入伍,全力反攻沂州。今天在你这吃碗馄饨,谁知道还有没有命回来吃下一碗?”

    听到城防兵们的诉苦,老板也是颇为无奈。这些大头兵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,若要去了战场,也不知能有几人回来。故而摇了摇头说道:“你们也够倒霉的,这样吧,这顿我请了,吃饱上路。”

    “哎你个老不死的,会不会说话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……你们这群兔崽子呀……”

    沧州是个充满人情味儿的地方,即使每天生意惨淡,还要被强征税赋,可这馄饨摊老板依然笑对人生。而那些士兵们,深知自己很有可能一去不复返,但还是愿意与百姓们聊天取乐,享受这人间最后一丝烟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