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修道之人,将周身经正经与奇经八脉全部打通之后,就能越过龙门,到达金丹之境。

    但是不同于之前的境界,金丹境之后的每一境,都被分为了三个小境界。以金丹境而论,周身真气全部凝结一处,结成那一粒小小的光点,可以精粹自身真气,将原本雾状的真气凝结成为如水一般,将金丹浸润其中,便可称为丹胚。

    而后精纯修为,将金丹淬炼壮大至鸡子大小,其上就会生出一道道符合自身属性的纹络,称为丹纹。

    丹纹生成之后,金丹便不再壮大,转而淬炼内部精气,与形成金丹的天地真火一起将金丹点燃,如同太阳星一般,其上生出火焰光华,称为丹火。

    只是存常人淬炼金丹,只选天地真火其中之一,如李元锦这般天地真火齐聚,还能点燃自身心火的修道者,实属罕见。

    丹火点燃之后,便可以从自身三魂七魄之中各取一分,种入金丹之中,孕化成婴儿,便是元婴之境。

    李元锦三火齐聚,已经将周身真气凝结炼化,丹胚已经成了。但是丹胚生成之后,周身真气全部淬炼荡涤一空,是一丝也没有了。之后的日子,就需要不断自外界吸纳真气,以丹胚慢慢淬炼,凝成一汪金水灌满丹田,将金丹浸润其中。

    轩辕野之所以将李元锦投入剑炉之中,除了想让他以地心真火凝练金丹之外,还存着以剑炉威压,让他迅速凝结真气灌满丹田,稳固境界之意。否则以李元锦丹田气府的开阔程度,想要灌满丹田稳固境界,寻常人需要半年,他最少也得三年之期。

    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,李元锦除了地心真火之外,居然还采了正午时分的天阳真火,当真是令他诧异万分。

    李元锦丹胚结成,悬浮在丹田气府之中,点点金光萦绕而出,照耀整个丹田,隐于气府之中的神照内景图中,天空之上就如同出现了一个太阳星一般,丝丝阳光照耀而下,将整个神照内景照的一片透亮。

    原本只是一片蒙蒙亮的神照内景之中,在如同太阳一般的金丹照耀之下,自此生出了日夜轮转,生出了四季交替。其中观想而出的诸多小人,举头望天,形容欢愉。

    金丹光芒照耀之下,插着天命剑的那座大山烁烁放光,天命剑微微抖动,仿佛刚刚睡醒一般打了个呵欠,有些疑惑地说道,“哦,结丹了吗。”

    傅瑢蹲在平台之上,紧张的扔下一颗丹药,然后就看到一道阳燧真气从天而降,注入了剑炉之中,剑炉之中的热气瞬间又焦灼了三分。她转过头怯生生的问道:“轩辕大哥,轩辕家主给我的是战天丹,对吧?他没有拿错吧?”

    轩辕陛也有些口干舌燥,紧张兮兮的说道:“战天丹是肯定没错的,我家老头子肯定也是想好了这些才将元锦打下去的。”后面的话他却没敢再说,生怕傅瑢听到之后更加担心。

    但是这剑炉采的可是地心真火,里面还有数千度的熔浆铜汁,再加上这一股阳燧真气引动的太阳真火...元锦,你可千万不要有事啊。

    之后的数月时间,傅瑢就一直静静地守在平台之上,每日就是盘腿打坐精进修为,但是在正午时分总会准时回神,将一颗战天丹扔进剑炉之中。看到丹药在剑炉之上融化出磅礴真气,然后被吸进剑炉,她才能安心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剑炉周围除了她感受不到的诸多剑意之外,还有漫天的浓郁真气,虽然被剑炉高温烘的有些灼热,但是依然对提升修为十分有效。

    而且傅瑢在休息闲暇之余,仔细的查看剑炉之后发现,这剑炉四周阳刻了十天干,阴刻了十二地支,乃是最初的六十元辰。除此之外,还有轩辕氏命隶首厘定的度量衡,风后推演的阵图,伶伦定下的五音十二律,仓颉始创的文字...等等等等,诸多轩辕氏为人族立下的文明的初本。

    无有先生为傅瑢传授的东西,虽然是八卦占卜之法,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东西何其驳杂,无有先生在传授之初,就与她说了博采众长兼济百家的言语。

    傅瑢有此发现,惊喜万分,但还是提前询问了一下轩辕陛,要在得到了轩辕野的首肯之后,才开始仔细研习琢磨。

    轩辕野听到轩辕陛前来询问此事,当即动身来到了剑炉边上面见傅瑢,笑着与她谈话,不仅答应了她研习这些东西的请求,还准许她随意进出轩辕家的藏书楼。后来见傅瑢面露难色,轩辕野随即会心一笑,直接嘱咐人将两架各类书籍搬到了此处。

    李元锦坐在剑炉里面,不断地吸纳着真气,将其一丝一毫的淬炼成“水”,积蓄在丹田之中。

    上清宗今日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,青棵今日负责值守起剑台,正在百无聊赖之际,青向从山门处走了过来,说是见他无聊,过来陪陪他。

    这几年,青致带着他们两个与不知道多少内外门的弟子,因为他们调侃玉齐峰之事干过架,两个人虽然在内们之中资质寻常,只得了壹剑的一道剑气,但是那也是寻常世俗难得一见的修道良材。所在在这些年的斗争生涯中,除了几次被早入门的内门弟子以多欺少揍过几次,大多时候还是他们赢的多。

    而那联手对付他们三人的化陈峰、玉见峰的师兄们,在青致自创了“乱弹琴”的手法之后,马上就被他们三人堵在山道之上,寻回了场子。

    可是自从青致在一年多前出去游历之后,他们二人就再也没有如此风光过了。先是给之前干架的师兄们找事上门,两人只能搬出青致的名头来,总算是没有发生打斗,但是两人之后的日子却突然之间就平静了下来,真真是让人很不习惯。

    已经快两年时间了,两个人每天除了打坐、练剑、听师父讲道,要么就是依着门中各种规矩,轮流值守山门各处,两个人只觉得自己已经干枯半死,一点新鲜感都没了。

    青棵遥遥望着眼前的云海,背着双手深沉的说道:“忆往昔,叹今朝,韶华不在,寸心凋零啊。”

    青向坐在后面的台阶上,伸手扔出一颗小石子,打在青棵的头上,笑骂道:“你装什么读书人拽酸文,这才几年时间。凋零?凋零个屁。”

    青棵并没有动,以脑袋接下了那颗小石子,惆怅的说道:“老夫虽然身姿依然风华正茂,但是道心已经枯寂衰老。这种高深莫测的境界,你这种没脑子的二愣子是不会懂的。”

    “哎呀,你小子越来越起劲了啊。”青向起身走到青棵背后,挽起一只袖子,自后面勒住了青棵的脖子,笑着说道,“来啊,让我看看你的境界。”

    青棵挣扎扭动了半天,却怎么也不能从青向臂弯中脱出,没办法,两人实力境界相当,又只是嬉笑打闹,谁也没动真格的。闹了一阵子,在青棵的讨饶声中结束,两个人一起坐在起剑台边上的石阶上,遥遥望着外面的云海,青棵开口问道:“你说青致他们出去这么久,境界有没有提升,那道剑气温养好了吗?”

    青向突然站立起身,惊愕的看着远处说道:“额,你还是自己问他好了。”

    上清宗一行六人,在起剑台上按落了云头,青致看着面前的两人,笑着说道:“青棵青向,好久不见,师父他还好吗?”

    青棵和青向略微失神,旋即又满面欢喜,高兴的说道:“青致,你终于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话,两个人才回过头,转身与其余几位同门见礼,只是细数之下,居然少了一个人。

    上清宗外出游历筑洲的弟子回来了,这个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,等到青向带着一行人走到山门处的时候,山门那里已经站立了不少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