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    &nbsp哎呀,本来还想留着看看好戏哩,王氏的眼珠子都粘到了那些铜板上头,还不定出些什么事呢!

    &nbsp随着他们关上西厢阁楼儿的门户,果然从堂屋那边传来了赵李氏中气十足的叫骂声:“还有脸提这个?我倒是问问你,你男人回回抠的银子去哪儿啦?”

    &nbsp看来赵李氏偏爱大房不是假的,可她偏爱银子的心更是实实的,没当着众人的面给王氏难看已经算是忍到极限了。

    &nbsp将银子和肉、蛋的事情告诉了陈氏,陈氏反过来劝赵明礼:“相公何必为了这个生气?早先就说好了的。再说了,那些肉、蛋之类,就是娘说给了咱们,咱也没地儿做去。反正都是在厨房里头做了大家吃,到时让天赐兄弟俩多吃些就是!”

    &nbsp一席话说得赵明礼笑起来。天赐正在长身体,如今这农家饭倒也合他胃口,就是天佑,也比往年在成都的时候胃口好些,兄弟俩每顿确是要吃不少饭。

    &nbsp小小在外间做着针线。这些日子在刘妈妈的悉心指导下,她已经可以给小手帕绞个边儿什么的了。与前世看过的小说、电视啥的不同,刘妈妈并未教她绣花、分线什么的,上手就教她简单的平针、绞针,而且告诉她说:“那些绣花啥的,若是闺阁女儿也就罢了,咱们做下人的,顶顶要紧的是学会自己个做衣裳。不然公中发的不合身,难道还能央了主子找人改去?花啊朵的不过添个颜色罢了,若是针脚细腻平整了,随便绣个花儿草儿的也没啥难的。”

    &nbsp刘妈妈在也在旁改着衣裳,天赐和天佑个头长了许多,裤子竟然渐渐短了,不过这时节做裤子本就折了布进去,只需挑几针放出来也就是了。

    &nbsp两人一边忙活,一边偷偷听着里头说话。听到陈氏劝解赵明礼的话,不约而同地对看一眼瘪瘪嘴。别人不晓得,小小却是知道。天赐兄弟俩长饭量哪里是因为别的?天佑偷偷跟她说了不止一次:“家里做的饭不扛饿。”

    &nbsp分明就是舍不得放油,又少见荤腥,正长身体的两个孩子当时吃饱了,没过多久就饿了。

    &nbsp虽然打了粮食,也就吃了当天那一顿好些的。余下的日子就是收获那日吃的“金包银”都少见得很,多数时候是粗大的苞谷粒子掺着豆子。也是到了这施州,小小才知道,原来豆子并不是菜,是主食呢!

    &nbsp每天都吃,每顿都吃,每人都吃,这成日里小小忍不住脑补起来,这到了冬天,挂上帘子,屋里还能呆人么?

    &nbsp寒露一过,这山里气候就冷了起来。小李氏是个能干的,早早地就将各房门口的厚土布帘子洗刷干净了挂上,挡住了寒气,屋子里暖和许多。

    &nbsp村里不少人家都生起了火,有那依着土人风俗的开了火塘的,成日里更是将火塘子烧得旺旺的,屋里暖融融的。

    &nbsp赵家并没有火塘,不过堂屋正中也有个地炉子。就是在地上刨出炉子的样式来,上头支一个三角铁,可以炖茶烧水,下头跟灶屋里的炉门一样,有条进出的灰道。

    &nbsp柴禾烧旺了,虽有些烟气,但不算呛人,反而整个屋子里都满是暖和的味道。赵李氏成日就捧着旱烟杆子靠在炉子边。

    &nbsp二郎的眼睛已经拆了纱布,脸上一道狰狞的伤痕斜在左眼,当时拆下来的时候,王氏又跳着脚哭骂了一通,叫赵李氏几声吼了回去。

    &nbsp现如今他已是好多了,眼睛据他自己说也能看见,只是视力终归受到了影响,看东西模模糊糊的。毕竟是个孩子,早就坐不住了,成日里就跟大郎一同打猪草什么的,天气好的时候还上后坡设陷阱捉兔子、野鸡什么的。

    &nbsp天赐天佑可就没这么闲散了。蒙学开了课,他们俩也每日跟着去上学,回来还要练字。阁楼里头并没有火盆,陈氏心疼,叫刘妈妈拣个旧瓦盆子烧了点子火,却被赵李氏一通好骂。

    &nbsp这个小小倒是可以理解。毕竟那阁楼儿全是木头搭的,若是一不当心失了火,那可真不是好玩的。

    &nbsp按照施州习俗,小月子三十天,陈氏已经算是出了月子。可就算堂屋再暖和,她也情愿躲在阁楼儿里头,不乐意往赵李氏面前凑合。早晚请安那是不得已,若是情况允许,就是吃饭她也不想出去的。

    &nbsp咱惹不起,还躲不起么?

    &nbsp老三家两个成日里忙活。按照赵老三的话说,人误地一天,地误人一年。就算是天气冷了,坡上、田里没了庄稼,他也要去田间地头转悠一下。今日翻翻地,明日刨刨草根子啥的,准备攒着天气好点,晒得干点了就烧了肥地。

    &nbsp小李氏的事情则多得很。作为赵家实际上的家庭主妇,入冬她就开始忙着备过冬的物什了。各类的咸菜,腌肉,甚至还有腌鱼,晒各类的菜干等等,把刘妈妈都看得目瞪口呆的,回去禀报陈氏:“原来冬天虽没得蔬菜吃,确是将各类蔬菜、肉类都腌制了放好,说是储存保管得当,吃个两三年也不会坏哩!”

    &nbsp唯一少见人影的就是老大两口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