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既然拜了师,就得学艺。

    陈烨的确是个好老师,虽然面冷,当然是因为面具的缘故,但是,很细心。

    他给青青系列医书:《素问》、《针经》、《毒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方略》、《药经》和《内经》。

    他要求青青先从《毒经》开始学,学医先学毒,這是神医门的规矩。

    這《毒经》包罗万象,凡天下有毒之物,书中都以记载,每种毒的毒性如何,谁与之配伍,谁可解之,书中均有描述,真真是毒物大全。

    书上重点之处,又有很详细的批示注解,是神医门历代掌门人在阅读、行医过程中遇到此毒时,怎样解,又遇到了什么事情,所作的详细记录。

    《药经》则记录了天下可入药之物,天上地下,有药效者均有罗列;

    《针经》是针灸学入门与经典,人体学位脉络,无不详细;

    《内经》是内科宝典,人体五腑六脏、阴阳调节均随时间、地点、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;

    《难经》则记录了千年来所有疑难杂症的病症、救治;

    《方略》则各种病方的大全;

    最后才是《素问》,记录的是最普通的人体哲理,养生学问,陈烨要求青青看完了前六本医典,才看《素问》。

    从古至今,学都是从易至难,但是陈烨却是反着来,要青青从难而易学,青青看完了《毒经》再去看《药经》,发现看《毒经》时非常吃力,很多名称与毒效难以对上号,到了看《药经》时,花的时间竟然只是《毒经》的一半,如此事半功倍,当然与陈烨时刻指点也不无关系。

    船到徐州时,青青已经学到《药经》的第三部分了。

    這条船是陈烨包的,船上只有他们两位以及阿木和青青,每日柴米油盐消耗不大,所以,船行了十天,才需要靠岸补给。

    从扬州到徐州,一路都按照陈烨的要求,慢慢走着,却并不靠岸,直道徐州才得靠岸。

    船一靠近码头,可高兴坏了一直在船上憋着的红樱,她早就拉着阿木去采办日用去了。

    独剩下亦师亦友的陈烨和青青二人。

    青青换了男装,拉着陈烨也上岸去看看徐州风光。

    一路风景一路歌。

    五月的徐州,正是花红柳绿、风光迷人的好时候。

    二人来到一家临河的酒楼,上到二楼,在靠窗的位置坐下。

    店小二过来招呼道:“二位公子,想吃点什么,尽管吩咐。”

    青青道:“拿菜牌过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店小二将菜牌递给青青,忙着给二人倒茶。

    青青接过菜牌一看,不禁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陈烨道:“一个菜牌,怎么笑成這样?”

    青青笑道:“没想到這个小店,菜牌竟然如此有创意,你看看,个个菜全都是成语,但是又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。”

    店小二插言到:“公子有所不知,本店虽小,却是扬州陈府下属产业,這菜名原是陈公子的主意,這运河中慕名而来的客人,很多呢。”

    青青道:“你説的扬州陈府陈公子,可是陈钺戎?”

    店小二点头道:“正是。公子认识我们家陈公子?”

    青青摇头道:“不认识,听説而已。花朝月夕、及宾有鱼、脉脉含情、莺俦侣燕、迎风带月,這几个菜吧。再来一壶清酒。”

    看来這个陈钺戎并不仅仅是满身铜臭,还颇有点文采。

    店小二忙道:“两位公子请稍候,菜马上就到。”説完,赶紧朝厨房走去。

    陈烨就那么静静地看着青青,他的女弟子,他破了神医门的规矩收的女弟子,這个只比他小几岁的女孩,对什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,什么都要问个透彻,学医的时候,记忆力惊人,理解能力更是非常难得,而且能够举一反三,可见她的小脑瓜是非常之聪慧的。

    青青转头望向河中来往的船只,突然眼睛亮了起来,這丫头,肯定又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了吧!

    “快看!花船!”青青喊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