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一大早,天还未亮,村长就敲起铜锣,驱赶乡亲们起床。

    等吃过早饭,天蒙蒙亮,村长领着大家去挖芭蕉芋。

    一举起锄头,一锄地,带出一串,欢喜地说:“哎呦,好多。”一堆堆的看着就喜人,粮食有了。

    其他人跟在后面挖,想怎么挖就怎么挖,大家挥动锄头,往地里锄,一串接着一串地焦芋展现在面前,乡亲们几乎要流泪了。

    这比挖冬笋高兴,这是实实在在的粮食。

    有人建议地说:“俺们挖多些回去,留着做种子,只是不知道怎样种呢?”

    有人立即笑着回答:“芋头怎么种,焦芋就怎么种呗,俺看它们俩差不多呢。”

    大家听到后,认同地点头,不知道怎么种,就根据和它相似的东西一样种。

    这就是泥腿子的智慧。

    至于程顾卿,她也不知道怎么种,很小的时候吃过,那么多年,早就忘记了。听到乡亲们说像种芋头一样种,也认同。

    锄头有限,有些家里人多,不够工具的。就削尖棍子来挖,总之不会让你坐在一边什么事都不干的。

    挖得多,希望越多,生活越有盼头。

    程顾卿挖了一会儿就不挖了,家里劳动力充足,而且力气很大。像徐老大,不会种田只会杀猪,可耐不住力气大,拿起锄头一锄,连土带泥的全翻过来,上去捡出来就是了,毫无难度,用蛮力足矣。

    大壮和二壮干活也很给力,比一般成年男子还有力气。笑嘻嘻地跟着在徐老大后面。三个人等于别人一家人,很快一麻袋就满,再挖,麻袋又满。

    外村人暗暗遗憾,大壮和二壮长得牛高马大,为何年纪那么小?

    想嫁闺女都没机会呢。

    至于娃娃亲,想是想,可也要程寡妇接受才行。有些人试探地问一下,直接被拒绝。其实也明白的,这时代养活一个人都难了,谁还会去养童养媳呢。

    程顾卿知道外村妇女的想法,也直接拒绝。

    俺家的大壮和二壮还是小娃娃,成亲之事,俺可没心理准备。起码十六七八才考虑吧。何况俺家的大壮和二壮长得高高大大,一表人才,又有手艺,不愁找不到媳妇,不用那么着急。

    程顾卿放下锄头,扛麻袋回营地,倒出来,让留守的娃子整理干净。

    把不好的,太小的捡出来,留下的势必漂亮的。反正那么多,肯定挑好看的。从早忙到中午,有些村民吃芭蕉芋做午饭,有些干脆不做午饭,一直埋头干活。大家都担心挖不够,带出去不多。

    程顾卿干完饭后,四处巡逻。

    这片焦芋林子离所谓的矿场官道挺远的,主要是被密林遮住。

    程顾卿几个当初选择这里露宿,是觉得矿场神神秘秘,怕离官道太近,被人发现。

    所以6个人宁愿走偏一点,走到篝火架起,官道上的人看不到才放心。机缘巧合,阴差阳错,才发现芭蕉芋林。也算得上命中天注定。

    眺望远方,荒山野岭,在这里开矿,如果不是本地人,真得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