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最后楚河生还是踏上了赈灾之旅,他虽然出身河北但是常年在京城,其实已经完全不了解当地的情况了。

    一开始的时候还干得风生水起,不过很快就出问题了。

    由于行事作风过于军事化,让当地上至官员,下至百姓,无不怨声载道。

    弹劾楚河生的奏折不计其数,关键灾情没有得到缓解,灾后的安抚工作也是一塌糊涂。

    楚河生也是一脸懵逼的状态,认死理的他觉得自己做得没有问题,由此他也得罪了不少人。

    当地想要捞好处的官员,没有捞到好处,自然不待见他,那些一心为民的官员,又因为楚河生赈灾的举措并不贴近实际,对他不满。

    惹得朝廷和地方一众官员,痛心疾首,纷纷要引咎辞职,可惜他们的这份真心太子从来没有看见过。

    通通被张渊拦在了甬乾宫外,官员们苦不堪言。

    都想直接去找景帝,李璟的这次出行,并没有多少人知晓。

    那些前去找李璟的官员,三番五次的被拒之门外,太子也是见不到人,报上去的奏折总也迟迟没有答复,要不就是回复一些没有实质性举措的内容。

    一时间整个朝中,人心惶惶,河北民怨四起。

    但是这一切太子殿下分毫不知,张渊一干人等将此事瞒得死死的。

    还沉浸在自己的英明决断当中,这种情况下,各方势力闻风而动。

    首先就是朝中一些大臣,开始考虑要不要谏言废掉太子的事情。

    张渊也是感受到了,这件事情可能是不容易过去了,为了保住他自己的地位,便一边瞒着太子着人前去河北,给楚河生出主意,想补救一下赈灾的事情。

    一边安抚情绪高涨的大臣们,不过对于之前太子做的事情,张渊这次的安抚简直是杯水车薪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太子的母亲,皇后娘娘出面才算是平息了一些怨气。

    只不过是表面上和和气气的过去了,私底下还是对太子诸多怨言。

    这表面的和平在楚河生从河北逃回来的那一刻彻底崩塌。

    原来张渊派去河北的人,并非真的去襄办赈灾,安抚灾民的。

    而是去打点人脉关系去了。

    他故意将抚恤金和物资分配不均,所以众多百姓揭竿而起。

    张渊便直接将他们当作暴民都抓了起来,要不是楚河生武功高强拼命逃来长安,众大臣估计就要相信了之前从河北传回来的好消息了。

    而那些省下来的钱全都进了当地黑心官员的口袋里,这也是为何河北那边频频传来好消息的原因。

    张渊知道这件事情瞒不住了,便找了个理由让太子称病,不见众大臣。

    不过此时梁相一党得知这消息之后,对太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,誓要将张渊和太子的行径告诉给景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