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这段时间,他足不出户,疯狂的浏览书籍,增强对九重天大陆的了解。

    毕竟每个“出世”的三国英豪需要同步他对此方世界的理解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一个基本认知,就算是有经天纬地之能,也无从发力。

    在这期间除了两组蜀汉宫女和御厨之外,每天获取的都是绣衣使者。

    而后者的能力也很快体现出来,他们迅速渗透到京城的各行各业,并且开始崭露头角。

    现在杨逸已经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他感兴趣的消息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实力也在快速增长中。

    很快就到了月初,即将有新的三国英豪出现,杨逸则是满怀期待。

    诸葛亮、字、孔明,号卧龙,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发明家、文学家。

    武皇前期武者。

    三分天下隆中对,曾发明木牛流马、孔明灯、诸葛连弩可以一弩十矢俱发。

    杨逸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够见到这位享誉千古的蜀汉丞相。

    “亮,参见主公。”

    “孔明快快请起。”

    他急忙上前扶起对方。

    诸葛亮也同华佗两人互相致意。

    虽然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,甚至也都听闻过对方,但却是两人第一次碰面。

    由于府中已经都是“自己人”,三人放心的坐在凉亭中畅谈。

    “孔明对如今的局势怎么看?”

    诸葛亮既然已经出世,杨逸自然迫不及待向其问计。

    “大乾现在的处境堪忧。虽然占有中原富饶的土地,但也将自身置于四战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北方有胡族,南方有蛮族,东方有鬼族,西方有婆罗族,并且都对其虎视眈眈。”

    “为了防止外族入侵,大乾在边境囤设重兵,也就是现在的四镇将军,他们合起来大约占了总共四成兵力。”

    “并且发展到现在,逐渐形成拥兵自重的格局,是乾皇最大的心病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此番分析,杨逸自然清楚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互为掣肘,才让“四镇”演变成如今“听调不听宣”的局面。

    “大乾内部也是危机重重,由于高门大族不停的吞并土地,让大量百姓流离失所,才会造成如今盗匪如毛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“并且由于士族把持了朝中绝大部分的官位,让寒门失去了晋升空间,所以士族和寒门之间的对立也十分尖锐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一针见血指出了大乾内部的危机。

    对于此点,杨逸也是高度赞同。

    “我们应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离开京城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则是给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。

    “主公身为皇子,离开京城恐怕并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华佗对此则是表示疑惑。

    杨逸反倒是一副平静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显然主公也想到了乾皇的计划。”

    “原本有所判断,如今听到孔明这么说,我的心里就更加有底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不出意外,这两天敕封的诏书就会下达。”

    虽然不清楚两人讨论的具体含意,但是华佗却清楚杨逸皇子的身份不仅不会成为他离开京城的羁绊,反而会是最大的助力。

    那时的杨逸必将如同飞龙在天,再也没有什么枷锁能够限制他的成长。

    “孔明你是什么境界?”

    摆脱了蚀骨草的毒害,杨逸已经成功迈入武道,并且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突破到武徒后期。

    可见《道源心经》的独到之处。

    但是他却依然无法看清诸葛亮的武道境界。

    “回禀主公,亮乃是武皇前期境界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杨逸不由得安下心来。

    在武帝强者不出的情况下,他在这方异界终于有了自保能力。

    诸葛亮虽然只是武皇前期,但凭借他的天赋,在武皇境界也必定属于佼佼者。

    “委屈孔明隐身于暗处,此时我们还是低调为好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主公不说,亮也正有此意,包括未来出世的同僚,大部分都需要隐藏身份,免得引起其他人的猜忌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和杨逸想到了一起,现在这个阶段自然是以韬光养晦为主。

    “我们需不需要向朝廷渗透。”

    “人数不宜太多,否则会增加暴露的风险,但是关键职位一定要有我们自己人。”

    看诸葛亮的样子就知道其早就已经成竹在胸。

    有这样的千古谋士在身边就是省心不少,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杨逸费神,诸葛亮自然会去解决。

    “孔明判断对我下毒的都是什么人?”

    杨逸话锋一转,突然问到想要谋害他的势力。

    “主公显然已经清楚幕后主使,何必还让亮出丑呢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听你的分析。”

    杨逸显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。

    无奈之下,诸葛亮只好谨慎说道“蚀骨草本身并不能直接夺取主公的性命,只会令您根基受损,无法修习武道。”

    “并且从主公所受毒性分析,显然服用蚀骨草时日不短,甚至早在宫中时,就已经深受其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