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2、初遇

    五月十八日,陈道海带着二杨及林宾日三人及白虎区六名鹰卫入了福建境内。

    福建,古属闽越人之地,讲的是闽南方言或福州话,陈道海本想亲自探听一番福建的风俗民情,但只在路边驿站里听上几句闽人对话后,便放弃了亲自打探消息的想法。很简单,根本听不懂闽人在讲什么意思,与京话有极大的差别。一个简单的‘吃饭’读音,闽南话会说成‘驾崩’,福州话则说成‘写波’,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。

    林宾日本就是福建福州人,居于福州南后街一带,离开家乡也才三年,由他领着自也不会太闷。

    在陈道海首肯之后,林宾日便负责起了向导一职的任务。一路行去,林宾日尽心尽责,不断地讲着福建的风土人情,名人趣事,也让陈道海一伙人对福建有了个大致的了解:

    福建在西晋之前始终是吴越土著控制,自八王之乱,中原动荡后,衣冠始入闽者八族:林、陈、黄、郑、胡、何、邱、詹。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"衣冠南渡、八姓入仙",仙则指的是仙游。直到此时,汉族才在福建占据多数。

    福建在由闽王王审之兄弟治闽达六十年之久后,才逐渐与北方汉族真正完全融合,经济上有很大的发展。

    在南宋时因辖一府两军五州,故福建又称八闽。

    清代福建辖有福州、兴化、泉州、漳州、延平、建宁、邵武、汀州八府及二州、五十二县、六厅。

    越靠近福州,林宾日则越是兴奋,毕竟数年未归家,思乡情绪渐浓,更有那‘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’之意。陈道海对林宾日的心情还是颇能了解的,甚是体贴地把行程加快了一些。

    这日,陈道海一行人已到了鼓山下,离那福州城也不远矣。对于连日赶路的众人,林宾日心内非常过意不去,便对陈道海说道,

    “大人,此去福州城已不足半日行程,莫如由我领着好好欣赏一番素有石鼓名山美誉的鼓山,放松半日。”

    “也好,我等急行而来,走得确实有些疲倦了。”林宾日善解人意,陈道海便顺水推舟答应下来。福建自己从未来过,正所谓即来之则安之,不好好欣赏一番美景也枉当这福建的地方父母官了。

    鼓山,位于福州府的东大门,主峰海拔969米,分为鼓山、鼓岭、鳝溪、磨溪、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。自宋朝至清皆为游览胜地。山上四季常青、苍松滴翠、奇葩流红、岩秀谷幽,名胜古迹遍布全山。

    相传山颠有一巨石平展如鼓,每当风雨之际,便发出隆隆的声音,象鼓声绵绵不绝地在山间回荡,故名鼓山。

    山上千年古刹涌泉寺面貌庄严、规模宏伟、工艺精巧、殿宇辉煌,素有“闽刹之冠”称誉。寺中千年铁树、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称为镇山“三宝”,观后令人叫绝。寺前千佛陶塔系宋代用陶土烧制而成,制作精巧。历代名人在山中留下700多幅摩崖石刻,真、草、隶、楷、篆各种书法俱全,其中不乏有蔡襄、李纲、赵汝愚、朱熹、王阳明等名流的题字。

    被林宾日这么一通猛介绍,陈道海听起来倒是心痒痒的,一行人直奔山门而去。

    才行了不久,还未到半山腰,陈道海便发觉情形有些不对路,身后跟随着三个人,不紧不慢地从山脚时便跟踪起,三个都戴着顶斗笠,把面庞遮掩得实实的,你慢他也慢,你快他也快,形影不离。

    二杨也注意到了这个情景,为保证陈道海的安全,二人分别打了个眼色,准备与六个鹰卫除掉这些尾巴。陈道海对此倒不置可否,示意未明了这些人身份之前,勿要打草惊蛇。

    以陈道海的考虑,这些人最大的可能性是闽浙总督陈辉祖派出来的探子,想安点罪名在自己头上,好给陈辉祖以打击的口实。

    内心对这陈辉祖实在是蔑视到了极点,身为封疆大吏,不仅未能看管好自己的亲兄弟,反而还要徇私报复!自己倒要看看这些狗腿子能奈自己如何。

    此时陈道海反倒悠闲自在起来,沿途不断地观赏风景,遇见前人题字时,还要驻足停留半响,摇头晃脑般地低吟上几句,真是潇洒至极。这可苦了后面的三人,停停走走,从山脚行进至半山亭,足足花了一个时辰。

    刚要入半山亭中歇息片刻之际,却见从亭内奔出数十个携带兵刃的壮汉,在一个满脸胡苲茬左眼已瞎的汉子率领下,拦住了陈道海的去路。

    瞎眼人那剩下的右眼目露凶光,颇为凶悍地冲陈道海便是一句带着极浓重闽南口音的话,

    “客人,今日上山路不通,请明日再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路莫不成是你家开的?我要上山烧香拜佛也不许吗?”陈道海甫一入境,便遇诸多事端,口气也不善。

    “不许上就是不许上,你啰唆什么。”独眼汉斜了眼陈道海。陈道海遂不理睬那独眼汉,而是转身示意林宾日出面交涉。

    林宾日走到前方,直接用闽南方言与那瞎眼人交流了几句,而后又转回到陈道海身边,悄声说道,

    “大人,今日此山被天地会所占据,他们要在此处开大会,所有游客皆被

    阻于半山亭边,我看我们还是先下山吧。”

    居然是天地会的人在此?那身后尾随自己的三人可能并非是那陈辉祖的手下,定是天地会的探子了,陈道海吃惊不小。

    凭借飞鹰队的消息,陈道海早对天地会有所了解,故很想知道天地会在鼓山聚集所为何事。

    自清康熙帝以来,天地会已逐渐成为清廷的眼中钉,肉中刺。天地会不仅依靠着台湾郑成功,还多次策动反清复明的起义,清廷可谓欲拔之却惜无良机。

    尤其近几年来天地会势力更是发展迅猛,在经历了台湾回归大陆的一段短暂的低潮后,在新任舵主张孝廷的主持下,又重新在东南数省崛起,会众一度达二十万,与那川、陕、楚一带活动的白莲教不相上下,风头把南北武林八大帮给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陈道海正自琢磨着该如何潜入山内,看能否探得些绝密消息时,那不声不响的三人突然发难,在连吹了数声响亮的口哨后,露出狰狞面目。带头一人直越过陈道海众人,来到那瞎眼汉子跟前,甩掉头上的斗笠,阴阳怪气地冲着他说道,

    “庄大田,你们天地会在鼓山意图聚众谋反,这可真是老天白送我王重洋一场大富贵啊!来人啊!”

    庄大田显然认识那王重洋,也想不到官府的人居然会在此地出现,一脸愕然状,人往后退了一小步,打断王重洋的话语说道,

    “王重洋,我们天地会与你素来是井水不犯河水,从无瓜葛,每月应有的孝敬也都按时送上,今日你何来此招?”

    王重洋狞笑道,

    “这可不是我本意,只是奉了抚台大人之命,情非得已啊。你还是快点去把同党都叫出来,一起随我去衙门,也好让兄弟我交差。到时候我也会交代一声,让衙门的兄弟们款待你们一些,免得被活生生杖毙了。”

    庄大田也非好惹之辈,虽见情势不妙,官府可能设局捉捕,但还是很强悍地答道,

    “想捉我?哼哼,就凭你们这些捕快?等来生吧。”

    话不投机半句多,王重洋也不再浪费口舌,大声喊了一句道,

    “给我拿下”。

    顿时在半山亭附近的草丛中、山壁内,一下窜出相当多的公门捕快,手拿兵刃对占据半山亭的天地会会众发起猝然攻击,此次抓捕必是经过事先预谋的。

    独眼的庄大田显然对此意外之事未曾估料到,很是慌忙地让手下迅速退入亭中进行顽抗,并仓促派人通知在白云洞的其他天地会众躲避。

    占据半山亭的天地会众倒是很顽强,在多于己方数倍的官兵面前,死守不退。前面一名倒下,后面一人递补而上,而庄大田更是奋勇当先,手提双斧立于最前面。官兵来一个劈一个,有万夫不挡之勇,不到半盏茶功夫,庄大田脚旁便倒了近七名官兵,皆是脑袋被劈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