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顾窈初时有许多不安和紧张,可这一刻却是心里头暖暖的。

    她跟着董嬷嬷进了玉笙院。

    院子里干净整洁,靠墙种着一排玉兰树,此时兰花盛开,花香四溢,着实沁人心脾。

    “大姑奶奶喜欢玉兰花,院子里便多种了些。”董嬷嬷笑着打起帘子,领着顾窈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屋子里一应陈设皆显大气,多宝阁上放着各种古玩器物,桌上是一套上好的雨过天青色汝窑茶盏,还有一个鎏金小香炉,香烟袅袅升起,是玉兰香的味道。

    顾窈看了一圈,在软塌上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姑娘怕是累了,先歇着吧,老奴就先退下了。待稍晚些,会有几个丫鬟过姑娘这边伺候,姑娘既回了家往后安心住下来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顾窈朝董嬷嬷笑了笑,“多谢嬷嬷。”

    “姑娘客气了。”董嬷嬷笑了笑,福了福身子便转身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见着董嬷嬷离开,蒹葭便满是欢喜对着自家姑娘道:“姑娘这下总算有个倚靠了,奴婢瞧着老夫人和舅老爷待姑娘很好,便是长公主和宜和郡主也是好相处的。姑娘来这一遭竟是来对了,早知道如此,咱们早该拜见才是。”

    顾窈轻轻一笑,温柔道:“我也没想到,外祖母竟是这般慈善,舅舅待我也亲近。”

    顾窈眼底带着笑意,语气比平日里轻快了几分,蒹葭听着,心里头却顿时酸酸的一阵心疼,她的睫毛颤了颤,极力将那股子情绪压了下来。

    惊蛰院

    老夫人笑着对长公主道:“窈丫头这孩子真是有心,瞧这抹额和帕子,配色极正,针脚细密,花样活灵活现的,瞧着就叫人喜欢。”

    长公主笑了笑,“这孩子是个孝顺懂礼的,媳妇瞧着也觉着这孩子招人疼。”

    对于长公主来说,府里住进来一个表姑娘她可以全然不在意,便是这表姑娘性子不好,大抵也不敢冒犯到她和宜和身上,可顾窈这般孝顺懂礼,长公主便也对她多生出几分好感来。

    她看着坐在老夫人旁边拿着帕子很是喜欢的苏婉,笑着道:“往后你也多和你表妹学学,女孩子家绣活也是要紧的。”

    苏婉撇了撇嘴:“女儿自小就学不会这个,您就别难为女儿了。表妹这般手艺肯定是打小就下了功夫的,我性子,绝对不适合做这个。”

    苏婉说着,便问老夫人道:“祖母,表妹生的可真好看,这满京城里怕是没人比得过她了,当年姑母也这般好看吗?怎么就嫁到绍兴那么远的地方去了?”

    老夫人不好细讲,叹了口气含糊道:“当年你姑母一眼就瞧中了上京赶考的你姑父,拦也拦不住,这就嫁到绍兴去了。窈丫头这模样也是像了你姑母的,不过比起你姑母来更要好看几分。这些事情你心里有数就好,可别在你表妹面前提起你姑母,惹得她伤心。”

    苏婉点了点头:“知道了,孙女儿又不傻,哪里会平白无故说这个。”

    老夫人含笑看着她:“你呀,什么傻不傻的,一点儿女儿家的样子都没有。行了,别拘在这里了,我和你母亲私下里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苏婉点了点头,站起身来笑着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长公主瞧着她离开,又是好笑又是无奈道:“当年给她娶了个婉字,就想着她有女子的温婉娴静,哪知道她性子竟是这般的?”

    老夫人听着这话,却是道:“一人一个性子,咱们家的姑娘,性子活泼些也没什么,往后嫁了人自有夫家捧着,也不会受了委屈。”

    长公主笑着点了点头:“这倒是。”有她这个长公主在,宫中还有皇兄在,自是不敢有人给婉儿一丝委屈受。

    只是,她私心里到底觉着,自己这个女儿也太跳脱了些,若是性子能收一收就好了。

    长公主想了想,和老夫人说起了顾窈和那永康侯府世子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