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没什么?

    但这笑脸,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没什么的样子。

    夏眠眉头轻挑,目露狐疑。

    【夏眠:你最好是真的没什么。】

    【梁屿川:真没什么。】

    【夏眠:你保证?】

    【梁屿川:我保证。】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夏眠对于梁屿川还是非常信任的,既然他都这么保证了,那她也不会再过多地去追问。

    她还有事要忙,又跟梁屿川说了几句后,就关掉了手机。

    她拿着那叠注意事项,没急着回办公室,而是转了个弯,去了她们科室上一任的住院总那边。

    “叩叩叩。”

    她敲了敲门。

    里面想起一声“请进。”

    夏眠推门进入,脸上绽开笑容:“王医生,哦不对,以后是不是要称呼您王主治了?”

    病房内,一个身材瘦削长相儒雅的中年男人笑着摆摆手:“哪有这么称呼的,再说了,早呢早呢,还得过了考试呢。”

    夏眠笑道:“您肯定能过,考试对您来说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夏眠也不多寒暄,开门见山道,“救死扶伤的王师兄诶,您那儿有什么秘籍能传授给您马上要步入地狱的可怜师妹的吗?”

    王大夫今年三十七,是夏眠同校同系的学长。

    在这个医院里,跟夏眠同校同系的医生还有很多,几乎遍布她们医院的大部分科室。

    与外界想象不同,在她们这行的就业上,并不是学历越高、履历越出色越好的。

    相反,稳定和派系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在他们江一院,江大和江医大的医学生是比例最高的。

    上到院长教授下到实习生规培生,大部分是江大和江医大毕业的人。

    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,本身这个社会就是人情社会,到哪儿都脱离不了人际交往和人情世故。

    人们总是会下意识地向自己觉得更安全更亲近的组织靠拢,尤其是初出茅庐、刚刚踏入社会的学生。

    比起其他陌生的人和群体,自然是对同一个学校出来的人更加有亲切感也更加信任。

    同样,已经在医院里混出名堂的人,对于后生的选择和培养,自然也会有所偏向。

    首先就是稳定。

    本地人、本地大学、同校的学弟/妹。

    buff一叠。

    这不比家在外地、在外地上大学、对江城没有归属感,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跑回家乡的人要更香?

    而且谁不希望自己母校的学生有出息,把母校的名气发扬光大?

    谁不希望自己培养的人能一直为自己所用并发展出更多的人脉?

    当然也有例外。

    但这样的例外只占小部分。

    总之在江城的各大医院,最吃香的永远是来自江大医学院和江医大的学生。

    全国排名top3院校的医学生们来了江城都不好使。

    除非特别突出,否则本地两所大学的医学生永远是排在选择的最前列的。

    也因此,夏眠毕业后在事业上总体来说还是蛮顺的。

    她不作妖,又懂礼貌,人情世故虽然不喜欢,但也从不露怯,该做的事情都会做,该说的不该说的也都能分得清。

    所以从进入医院开始,她跟大家的关系一直处得不错。

    否则也不会摇人摇得那么顺利。

    刚工作的时候,这位王师兄就被她摇了不少次。

    没办法,在病人着急又紧张地询问身体情况而自己看不出问题、或者只能看出一部分问题的时候,什么不要麻烦他人、什么异性同事间要保持距离,都成了天边的浮云。

    那种时候她连院长都敢摇!

    不过还好,她还没遇到过需要摇院长的夸张情况。

    因为病情更严重、更复杂、更难治的病人也不会挂普通号,这种基本都会直接挂她们科室主任、副主任们的号。

    话说回来。

    夏眠跟王医生的关系还是不错的,因此王医生也不藏着掖着,直接从抽屉里拿了两本厚厚的文件夹出来。

    “这里面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病人的病例。”

    王医生停顿一下,“我说的特别关注不是说他们的病棘手,而是要你多注意这几个人,以及他们的亲人。”

    夏眠走上前接过病历本打开。

    里面几个名字她都非常熟悉,算是他们心外科的钉子户,这里面每一个病人在心外住院的日子加起来都超过三五个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