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第一百零三章

    待宫女太监都退下,花园中只余二人时。

    和珅像是陡然来了兴致似的,低声与她说起了书中的内容,随即又道:“皇上今年欲征缅,路途遥远,须征钱粮……”

    因着和珅送了不少“杂书”与她,于是黛玉读书的范围,早已经不限于四书五经了……

    于是,她虽不了解朝堂之事,但却并不妨碍她听懂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黛玉还不曾注意到,自己的眼界,比较起初来荣国府的时候,已经比较起天底下绝大部分的闺秀千金都要宽阔数倍了。

    “你可知这是何物?”和珅突然在她面前铺陈开一张图纸。

    “何物?”那图纸上的东西,却是黛玉从不曾见过的。

    和珅指了指那物:“若有此物,征缅行军,耗费的时日至少减去一半。”

    黛玉大为惊讶,不由凑近了去瞧。

    和珅又细细指着图纸与她说了会儿,眼瞧着便是小半个时辰过去了。

    宫女来到了花园,低声道:“侍郎,前头筵席将开了。”

    “走罢。”和珅将那图叠起来,塞入了黛玉的手中:“你且替我收好。”

    黛玉点头应了,将那图纸特地叠入了香囊之中。

    “你先行罢。”和珅又道。

    黛玉应了声。

    二人先后抵达了御花园。

    御花园中筵席已经摆开,正如黛玉早先猜测的那样,果真赴宴的并无多少人。坐在席间的,多是皇室宗亲。

    和亲王妃因与黛玉认识了,皇后便直接了当地将黛玉安置在了和亲王妃的身旁。

    待乾隆走来,瞧见黛玉与和亲王妃坐在一处,还不由笑道:“这丫头与和亲王妃倒是亲近……”

    和亲王与其王妃,只有一个女儿,乃是和硕和婉公主,然而早在乾隆二十五年便已经去了,那时她才不过二十来岁。和亲王妃如此照拂黛玉,未必没有仿佛见着女儿一般的心思。

    于是此时听了乾隆的打趣,和亲王妃便撑着站起身来,笑道:“我瞧着她便觉亲近呢……”

    皇后笑了笑,道:“既有这般难得的缘分,倒不如让林丫头便认了和亲王妃作母亲。”

    乾隆本也有意抬举和珅的未婚妻,于是便当即点了头,道:“皇后说的是,这倒也是难得的缘分。不如便认了和亲王妃作母亲,如何?”

    这声“如何”问的自然便是黛玉了。

    黛玉本就对和亲王妃的印象极佳,她又是个早早失了母亲的。而和亲王妃身子骨不大好,倒是真有几分像母亲。因而,这话一提出来,黛玉倒也不觉抗拒。

    于是她便从善如流地点了头。

    乾隆兴致上头,当即又让人端了酒来,让黛玉敬了和亲王、和亲王妃,又让她改口称“干爹干娘”。连带的,对皇上皇后的称呼也变了。

    在场众人,只要不笨的,都能瞧出来,乾隆此举是为给和珅一个面子。

    因而倒也不敢小瞧了黛玉去,左右这位林姑娘,只要真嫁给了和珅,那便不是他们能随意蔑视的。

    这么一番折腾下来,气氛倒是热烈了不少。

    在众兄弟中,乾隆本也只与和亲王的关系更深厚些。

    待开了筵席后,乾隆却是将和亲王、和亲王妃、黛玉引进了殿中去。

    原来殿中又另外摆了筵席,而和珅早已经等在里头了。

    乾隆让众人落了座,又将疼爱的女儿抱在怀中。

    黛玉与和亲王妃坐在一处,倒也真有几分受母亲关怀疼爱的味道。

    而和亲王则坐在乾隆的下首。和亲王的年纪并不大,只是似乎是早年过于荒唐的缘故,致使他的身子骨并不大好,瞧着面色也多见青黑。

    不过他倒是个爱笑的人,从方才就一直笑到现在。

    乾隆见了他的模样,不由出声指责了几句:“你这整日都不见着调的时候,朕还指望着你来帮朕……”

    和亲王忙笑了笑,道:“皇兄英明神武,麾下文臣武将优秀者众,臣弟没甚本事,便不来丢人现眼了嘿嘿……”

    乾隆摇摇头,面色微沉,显然不喜这个弟弟的做派。

    很快,乾隆动了筷。

    旁的人方才跟着也动了筷子。

    和亲王妃是个不大爱说话的人,而和亲王又是个开口便不大着调的人。

    于是一时间,席间便只有皇后、乾隆与和珅三人的声音了。

    皇后怕冷落了黛玉,便主动问黛玉:“和侍郎可又送了什么杂书给你读?”

    “杂书?”乾隆被引出了兴致,不由多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皇后笑道:“正是,这和侍郎与旁的人啊,都不同。因为知晓林姑娘爱读书,和侍郎便每隔上一段时日,都要送些书去给林姑娘解闷儿。只是和侍郎实在是个粗心的,竟是什么书瞧也不瞧,都往林姑娘那里送。什么风俗志,农桑志……这些书都送去了。”

    乾隆不由取笑出声:“和珅还有这样的时候……倒也不曾问问人家姑娘读的什么书,爱读什么书!”

    和珅只是淡淡抿唇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