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四十六、公转自转

    情人之间的关系和距离,就像是太阳和地球。在人与人的银河,爱,让我不间断地绕着你公转;而与此同时,我也有属于自己的白天和黑夜,一圈一圈,不停自转。亏得这颗星球的公转和自转,白昼黑夜、春夏秋冬,得以更迭、变换,时间才显得亘古、久远。

    就在梁觉筠去医院看曹菁的当晚,夏奕诺特地去拜访夏炎的老友蔡昆。

    蔡昆是夏炎的同窗,早年从事金石书法行业,是个十分低调又风雅的人。每年新茶上市的时候,夏炎总会带上夏奕诺,去蔡昆家里泡上一壶茶,谈古说今,指点江山。

    夏奕诺登门拜访,最开心的自然就是蔡伯母了。蔡伯母拉着夏奕诺的手,眼神都要冒泡了,不住称赞:“小宝真是越来越漂亮了!”蔡昆自然是明白老婆的心思,两夫妻膝下只有一个和夏奕诺年纪相仿的儿子,恨没能有一件贴心小棉袄。

    夏奕诺礼貌地笑道:“蔡伯伯,今天我可有点事情想要麻烦您。”

    蔡昆爽朗地说道:“哦是吗小宝一句话,能帮得上我一定得帮呀!”

    夏奕诺抿嘴笑:“是这样的,我想要自己学刻印章,但是我零基础,您是这方面的专家,所以想要请您帮忙,教一些基本的技术。”

    “哎,什么专家不专家的。年轻的时候,在行里混个脸熟,现在可没多少人在意这门手艺喽!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呢,这可是一门艺术。小辈们才疏学浅,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!好!那我们去书房,我给你看些东西。”蔡昆一边带夏奕诺去书房,一边问:“以前听过篆刻这方面的知识吗”

    夏奕诺实话实说:“中学的美工课,老师教过一点简单的,不成气候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这样,我们对症下药,简单说说。”蔡昆从衬衣口袋摸出眼镜戴上,开始侃侃而谈:“篆刻艺术,是结合书法和镌刻,来制作印章的艺术,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。这历史呢,算来也有三千多年了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认真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蔡昆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纸箱,里面是各式各样的印石,随手拈起一块,解释说:“初学篆刻,青田石是最常见的印材之一。这青田石,产于浙江省青田县,因此得名。青田石质细腻温润,易受刀,且刀趣表现力丰富,有青、黄、淡红及青灰等色彩,其中以灯光冻、白果冻、松花冻较名贵,上品封门青最为著名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也拈起一块印石,举起来,在灯光下细看。

    “至于刀法,人凿铜刻玉,力艰功深,过程也较为复杂。佳石极宜受力,一如良纸之受笔墨,铁笔所行之处,石屑纷披,呈现出天然崩裂的效果,留下的线条痕迹具有古拙苍劲的金石气息。常用的刀法,大致可分冲刀和切刀。冲刀行进爽快,一泻千里,表现出雄健淋漓的气势,为皖派所擅长;切刀则行进较慢,用短程碎刀连续切成,一步一个脚印,表现出遒劲凝炼、厚实稳健的气象,为浙派西泠印社所擅长。两种刀法结合起来使用,效果更佳。你是学医的,又常年做实验,手法肯定没有问题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笑:“不如蔡伯伯您演示一下”

    蔡昆眉开眼笑:“只说不练,的确说不过去。我还真的是好些年没有玩过刻章了!”

    择日不如撞日。说罢,蔡昆就找出工具摆好,开始动手刻一枚印章。

    “呐,这里有一套篆刻的用具,刻刀,最普通的青田石,”只见蔡昆用砂纸先把石面均匀磨平,“买来的石头都打上蜡了,我们要磨掉那层薄薄的蜡,以便后来的操作。注意均匀用力,不要磨成斜面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蔡昆剪下一小块半透明的硫酸纸,在硫酸纸上用小楷笔写下篆体的“夏”字。夏奕诺会心一笑。

    蔡昆:“篆字初看起来,是有点陌生,其实学起来很容易上手,当然,要精通,也是很难的。探其本源,总有形的影迹可循,所以篆字才具备美术性。注意,要用浓墨,水加多了硫酸纸会皱。如果你觉得把握不好字型大小的话,可以先用铅笔在纸上划田字格。”

    “就跟小学的时候刚学写字一样。”夏奕诺笑道。

    “没错!”蔡昆笑着点头,小心地把硫酸纸反过来,把反字写在磨好的石面上,“其实不会用小楷笔也没有关系,你可以把想刻的字打印出来,把纸倒扣在石头上,然后沾上香蕉水,你们女生用的洗甲水也行,慢慢擦那张纸,就会把字印在石头上。你可以回去试试,很方便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摊开双手看了看,说:“我不涂指甲油,不过实验室倒是有香蕉水。”

    蔡昆把印石固定在一个木制工具上,扶了扶眼镜,拿起刻刀,说:“这叫印床,是用来固定印石的。这个握刀姿势呢,叫包抄式执刀。你看,就像握毛笔那样,用前三个指头握刀,无名指抵住石头。从难度上说,切刀更难,我们初学,用冲刀就好。”

    蔡昆说完便开始动刀,夏奕诺凑上去仔细看,不到三分钟,一个篆体“夏”字就初步成型了。

    “初步刻好是这样,有点乱,还需要修改。”蔡昆用手指抹上快干了的、黏糊糊的墨,在刻好的石面上轻拍。

    “这样一弄,刻成什么样子就明显了很多。这时候就要查看哪里不对,哪里刻得不好。”

    蔡昆一边说,一边把之前磨下来的石粉倒一点在石面上,拍匀,然后开始修改。

    “修改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刀法,千万不要来回用刀磨,否则印章就不精神了,印出来拖拖沓沓的,很难看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频频点头。

    修改得差不多了,蔡昆把石沫扫掉,吹了吹,然后拿出一盒印泥,轻轻沾上,在纸上印下印章。

    “朱砂印泥,质地细腻,颜色鲜亮,又沉稳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竖起大拇指,啧啧称赞。

    蔡昆笑道:“都是雕虫小技,不足挂齿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:“哪里,蔡伯伯鬼斧神工,看得我下巴都要掉下来了!”

    蔡昆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蔡伯母拿过果盘来,嗔道:“你呀,拉着小宝捣鼓了半天,你不累小宝也累了。快休息一下,吃点东西,看你们这么认真,都不忍心打扰你们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接过果盘,向蔡伯母道谢,继续问:“蔡伯伯,那您能不能帮我挑一块适合刻完之后收藏的印石”

    蔡昆皱眉思索,说道:“现在的印材市场还比较乱,市面上的封门青,有几十几百块的,也有成千上万的。让我想想啊,我这里应该还有一些照片,是一个做金石篆刻的行家朋友店里出售的,在材质和价位上都比较适合,我给你找找。”

    蔡昆开始翻翻找找,好不容易才找到几张照片,开心得像是中了彩票:“找到了!让我们来看看!”蔡昆一边念叨,一边招呼夏奕诺上前。

    “你看,这块是封门青五彩冻素方章,青田五彩冻,色泽丰富多彩,纹理斑斓,像是一幅天然的图画;这个呢,是青田冻博古钮章,质地比较坚脆,色泽纯雅,篆刻佳品;第三幅,让我看看,哦,封门青门狮钮章,色纯质细,门狮钮雕,古朴敦厚;最后一张,封门青素方章,没有任何的装饰,温润而蕴内秀。”

    夏奕诺指着照片:“我喜欢最后这封门青素方章,含蓄矜持,低调不张扬。”

    蔡昆点头称赞:“很好!”

    “那就要麻烦蔡伯伯,帮我弄到印石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