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高志云手上的奏折乃吏部尚书所奏,关于任命科考的主考官一事。

    李善长和刘伯温都为了主考官一职争执不休。

    毕竟科举之中会出现无数的文人才子,而这些才子如果高中的话,将来就是朝廷的栋梁之材。

    作为主考官,不但可以亲自阅卷,还可以进行考生的筛选。

    而中榜的考生会亲自拜会主考官,并表示感谢。

    如有机会,更可拜主考官为师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朝堂之上就会有自己的众多门生。

    主考官,历来都是人人眼红的职位,也是巩固自身地位的绝佳机会。

    如此职位,李善长和刘伯温当然不会拱手相让。

    李善长,高志云之外的明朝第一功臣。

    刘伯温,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学识渊博。

    两人无论谁做主考官都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奈何两人争执不休,互不相让,让朱元璋犯了难。

    面对如此难题,高志云当然不会做出头鸟:“启禀皇上,李丞相和刘大人均可胜任主考官一职。究竟选谁,还望皇上定夺。”

    “就知道和稀泥。”

    高志云呵呵一笑,继续品尝着杯中那纯正的普洱。

    “诸位皇子在国子监读书,你去给他们讲讲课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还没备课呢。”

    这突如其来的安排着实吓了高志云一跳,课怎么能说上就上呢。

    “无妨,无妨,随便讲讲即可。”朱元璋是临时起意,也没做什么太多的要求。

    “随便讲讲,岂不是败坏我太子太傅的名声嘛。”

    高志云小声地嘟囔着。

    “给你点颜色你还开起染坊来了,赶紧滚。”

    高志云仍是死皮赖脸,无耻地说道:“滚可以,皇上得给我几包好茶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也是被整得无语了,给了李公公一个眼神。

    李公公心领神会,立即送上各地进贡来的好茶。

    “多谢皇上,微臣这就去上课。”

    边说还边扬了扬手中的茶叶。

    朱元璋气得就要将手中的奏折扔过去,高志云见状,撒腿就跑。

    好汉不吃眼前亏。

    高志云慢悠悠地来到国子监。

    数十位皇子正在朗读着《三字经》,面前笔墨纸砚一应俱全。

    人之初,性本善。

    性相近,习相远......

    高志云轻轻推开门,不慌不忙地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众位皇子一见,急忙在太子朱标的带领下行礼。

    高志云也不客气,直接坐在太傅的位置,并吩咐一边的侍卫准备开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