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11月5日,10:00。

    距离第二次舞台的录制提前一天。

    《谁是歌王》首轮竞演晋级的六位歌手已经在澳门文创基地的重新集合。

    休息室内,六个人坐定。

    已经没有了上周集结时的轻松气氛,紧张感弥漫,因为已经有人淘汰了。

    镜头外,总导演的声音传来。

    “各位歌手,下面时间,要对大家进行一轮采访。

    第一个问题:大家对自己首轮比赛的排名满意吗?”

    第一时间,并没有人主动回答。

    “先问一下,潘博老师,您对自己的排名满意吗?”

    总导演开始主动提问。

    潘博,首轮排名第五,位列下半区。

    “还好吧,我对自己的排名预估是第四位,第五,也没啥太大的差距。”

    潘博回答道,可是他的表情似乎在说,别问我,我不满意。

    第二个回答的则是沈文怡,首轮第六名。

    “第六名,我还是很满意的。

    只差了3票,我就要被淘汰了。

    对我来说,只要不淘汰,第六名和第一名没有区别的。

    我觉得自己很幸运,何嘉泽老师带来的是一首首发原创作品,还是不适合竞演舞台的民谣。

    我很幸运。”

    沈文怡获得了第六名,但是她却对自己的排名感到满意。

    “说到首发原创,我也看到网络上的一些议论。

    有一些网友还有行内人说,首发原创并不适合《谁是歌王》的舞台。

    我想问一下另一位在首轮贡献原创歌曲的歌手——罗元。

    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?

    你对自己的排名满意吗?”

    总导演顺着沈文怡的采访,继续问向罗元。

    “其实我和沈文怡的想法差不多。

    决赛前,第六名和第一名都是一样的,晋级是首要目标。

    第三名,一个居中的名次。

    说明我还有向上更进一步的空间,我挺满意的。

    至于关于首发原创不适合《谁是歌王》的舞台。

    其中的一些观点我也是认可的。

    原创歌曲和华语乐坛乃至世界乐坛成名曲的比拼并不占优。

    大众评审没有办法通过一首歌的时间记清歌词旋律,就会慎重投票,这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。

    确实,原创首发可能并不占优,很难拔得头筹。

    但这对我原创歌曲本身,却是拥有其他意义的。

    在这档全球播出的音乐类竞演节目唱新的歌,可以说是一首原创歌曲的最高起点了。

    一方面,我的歌曲会搭乘节目组的热度更火。

    另外一方面,是更重要的意义。

    华语歌曲在全球乐坛的传唱度偏低,我希望能通过这档全球播放的节目,让全球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华语音乐。”

    罗元的回答结束。

    包括总导演在内的几位选手都鼓起掌来。

    “我认为《谁是歌王》这个舞台,应该给原创作品更多的宽容。

    我们几位的竞演歌曲,都是精心挑选的,都很适合自己,还都是金曲,唱之前心里就有了底气。

    可是罗元不一样。

    他唱的是原创,风险太大了,一旦某一首歌的创作水准略低,可能直接就被淘汰了。”

    胡汉臣在罗元采访完当即说道。

    可胡汉臣的话,也只能是他的个人想法。

    并不能左右1000名大众评审的投票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