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多丽雅没能如愿送走康熙。

    因为他压根就不接招,打定主意一定要歇在咸福宫。

    多丽雅也不能明目张胆的赶他走,只好皱着眉头把他留下了。

    卓娜忍着笑意将大公主姐妹了领回了她们的寝殿,皇上一看就有话要和主子单独说,而且内容还不能让她们听见。

    “汗阿玛真的不会责骂多娘娘吗?”二公主紧紧的牵着大公主的手问道。

    “二公主放心,皇上不是那等不问青红皂白就冤枉人的人。”这话说的拗口,卓娜却知道两位公主都是聪明人,都明白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“那额娘呢?”二公主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问道:“汗阿玛会因为我责骂额娘吗?”

    卓娜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话,依她看来今日这件事,追本溯源还是荣嫔娘娘做的不对,二公主不堪忍受才将委屈都说了出来,虽然言语有些不当但也是她的肺腑之言。

    荣嫔娘娘听后不仅不反省自己,只知道一个劲的怨怪二公主伤了她的心,不肯放下面子修复母女关系,还连皇上都惊动了。

    她想了想回答道:“依奴婢看来,责骂倒不至于,毕竟荣嫔娘娘服侍皇上多年加上诞育子嗣有功,最多不过是禁足几日罢了。”

    卓娜这话乃是她的真心话,咱们这位帝王是个好伺候但又不是那么好伺候的主。

    好伺候在哪儿呢,在如果不是犯了什么足以祸乱国本朝纲的大错,皇上大概会看在以往的情分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还会贴心的给你留下改正的时间及方向。

    不那么好伺候在于一旦在他那儿留下了不好的印象,那么信任就会大打折扣,下次再犯错误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好轻轻松松解决的了。

    荣嫔是康熙后宫里的老人,据说在康熙还未和仁孝皇后大婚前便由太皇太后做主指给了他。

    就算仁孝皇后和康熙大婚后,荣嫔的圣宠不断,甚至还先皇后一步生下了皇长子。

    那风头出的,宫里现在都还有人在津津乐道呢。

    每每宫里有了什么新面孔,荣嫔当初受宠的事儿就总会被翻出来再说一遍。

    多丽雅对她到底有多受宠并不怎么关心和好奇,她现在的疑惑是刚才康熙说的话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“皇上您刚刚说了什么?”她眼睛睁的浑圆,一脸的‘你是不是在逗我’的表情。

    被她这么问饶是康熙一贯的厚脸皮也有些遭不住,他清了清嗓子道:“朕说让二公主暂时在你宫里住一段时间,等朕去围场回来后再做打算。”

    多丽雅面无表情的看着他,试图以死亡视线杀死康熙:“当初臣妾可是提前说好了的,二公主只是到咸福宫里同大公主一同念书,可没说过要暂住啊。”

    “佛尔果春想要给姐妹陪伴,正好嘎鲁玳也愿意,这正是两厢合宜的好事儿啊。”康熙一本正经的说道。

    多丽雅才不上他的当:“诚然荣嫔姐姐和嘎鲁玳今日是闹得有些不愉快,臣妾也同意了她暂住咸福宫,但这和皇上您刚才的意思可有很大的不同。”

    依照她的想法,最多半月后二公主就得回钟粹宫去,荣嫔那个时候大概气也消了,不会再因为今天的事儿和二公主置气。

    可听康熙刚才的意思,二公主一时半会儿是不会离开咸福宫了。

    多丽雅反应过来急忙问道:“皇上您要去木兰围场?这不是还没到秋狩的季节吗?”

    秋狩之所以会被称为秋狩,当然是因为它是在秋天举办的,眼下可连夏天都未到。

    康熙不欲多说摇摇头道:“朕要离宫一段时间,嘎鲁玳就暂时住在你这里。”

    这是敲定了的意思,多丽雅也没再反驳。

    适当的和康熙讨价还价不会有什么问题,但是度一定要把握的恰到好处。

    她是这方面的高手:“那荣嫔姐姐那边?”

    将别人的女儿留在自己的宫里,多丽雅莫名的感到心虚,尤其对方还是不好惹的荣嫔,总得让康熙给她个保证才行。

    “这你放心,朕一言九鼎荣嫔处朕自有安排。”康熙眯了眯眼,不过须臾就已经想好了对荣嫔的处置。

    “另外,朕打算让三公主也一起到咸福宫来念书。”

    多丽雅一听瞬间火了,一个荣嫔还不够现在又来了个兆佳贵人。

    “皇上您是否高看了臣妾?”她咬牙切齿的说道。

    人家兆佳贵人和三公主好好的在储秀宫母女和睦,做什么要拆散她们。

    康熙摆摆手道:“朕知道你的意思,兆佳贵人和荣嫔不一样,她是个真正疼爱孩子的这点毋庸置疑,可就是因为她是个慈母才没有办法教三公主。”

    多丽雅适时的摆出了个疑惑的表情,表示愿闻其详。

    康熙一眼就看出来她的心口不一,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兆佳贵人性子柔和不喜与旁人争斗,这是一件好事,朕也十分喜欢她这一点。但是,朕的公主绝不能和她一样。”

    自从和多丽雅就公主的教养问题深切的讨论过后,康熙如醍醐灌顶一般的发现了他一直以来忽略的一点。

    大清派公主抚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?

    只是为了维系满蒙两族关系,生下带有爱新觉罗氏血脉的孩子吗?

    不可否认这一点的确是有效的,但是效果也很有限。

    因为大清出降蒙古公主们大都都没能活到生子之后,即便是有了孩子,公主死后孩子由蒙古抚养,还能一心向着大清吗?

    康熙此前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,最显而易见的办法就是要从根源上做出改变。

    “朕想着等公主们再大一点,就给她们请几个女师傅进来教授她们拳脚功夫,倒不至于希望她们能变成什么高手,强身健体也就够了。”康熙把想法说给多丽雅听。

    听完后多丽雅有些稀奇的看着康熙,不明白他怎么突然就改变了想法,不说好‘女子还是要以贞静为主’的吗,现在跨度这么大多丽雅表示有点慌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