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军方介入,部里刑侦局调集国内顶级痕迹检验专家、审讯专家等一大批刑侦技术人才,副部长亲自挂帅督办此案,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,就把案子破了,事实清楚,证据确凿。

    9号楼411宿舍总共住了四个女生,除了跟李半夏交好的学妹竺同学,还有胡同学、王同学、金同学三个女生。

   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更别说女人堆里。

    竺同学和胡同学同为燕京老乡,俩人共同语言比较多,又都属于活泼外向的性格,因此刚入学的时候,俩人更投缘,关系更好。

    燕京大妞有个普遍特点,那就是“爱现”,喜欢出风头。跟只会死读书靠刷题考入水木大学的王同学和金同学不同,家世都不错的俩燕京大妞可谓是多才多艺,俩人都是校内文艺社团的积极分子。

    正所谓“同行才是冤家”,竺同学和胡同学在相同领域竞争,俩人友谊的小船到底没有维持多久,但要是说俩人有多大矛盾,倒也谈不上,并且燕京人“虚伪”的特性也让俩人至少能维持基本的体面。

    真正对竺同学起了鲨心的,则是金同学。

    金同学来自边疆的一个化工小镇,性格内敛而沉默,在人堆里属于不显眼的大多数。有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的金同学,极度仇视像竺同学和胡同学这样“出生在罗马”的二代三代们。

    之所以要对竺同学痛下鲨手,还牵扯到一段错综复杂的多角恋。

    竺同学交了个男朋友,一个来自粤省农村的凤凰男。但是那个凤凰男又对明显家世更好的胡同学起了心思,胡同学不见得看得上这个凤凰男,但是出于给“对头”添堵的心理,还是接受了凤凰男的爱意。

    取向不正常的金同学单恋胡同学,为了“爱人”可以不顾一切那种。爱情使人耳聋眼瞎,在金同学眼里,竺同学是抢了胡同学男朋友的坏人。为了扞卫“爱人”的爱情,金同学决定除掉竺同学。

    放火和下毒是女人实施犯罪的常用手段。

    作为高智商的知识分子,“一包耗子药把人全家送走”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,金同学自然是不会做的。她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隐秘,并且哪怕是事发了,她也得有足够的自保手段。

    刚好胡同学跟导师参加了一个课题组,可以接触到铊盐。

    在化工小镇长大的金同学,太知道铊盐有多好用了。这东西具有高度的隐蔽性,毒性大但是一般人不会联想到它,可以说是完美毒药。

    于是在金同学的诱导下,宿舍三姐妹开起了“卧谈会”,声讨因为总是晚归,并且制造大量噪音,影响三人休息的竺同学。

    王同学是睡觉最轻的,还有轻度神经衰弱,对打扰她睡眠的竺同学最是深恶痛绝。激愤之下的王同学提议想办法赶走竺同学,就算赶不走,最起码也得给她点教训。

    群策群力之下,三姐妹讨论了很多方式,并且在金同学的刻意引导下,胡同学说出了用铊盐的手段。兴起的胡同学学着看过的港台电影里的犯罪过程,策划了完整的犯罪过程,还给三人“分配”了任务。

    其实这种“鲨人密谋”更多的只是一种口嗨,胡同学和王同学嗨完就睡觉了,她们怎么也没想到金同学把她们的“合谋”悄悄录了音。

    更为讽刺的是,金同学录音用的小型录音机还是胡同学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