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
    姜濉道:“只多不少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叮嘱道:“往后所得皮货与粮食,均悉数运往东仓,孤王会着人运往骊山。”

    姜濉顿首:“臣遵命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五月底,骄阳似火。

    泾水郡正式设立,郡府驻地位于咸阳县。

    渭水北岸七座坞堡相继建成,依附者已超过三万人。

    新国人之策,随即实施。

    以最东边的高陵县为起点,开始垦荒建农庄。

    郑伯姬友受泾水太守安阳父之邀,亲自赶赴高陵县协助。

    泾阳县以城邑为标准,由王畿镇北营兴建。

    至于咸北坞堡与镇北坞堡,则由蓝田大营负责改造。

    一切均有条不紊。

    姬宫湦并没有闲着,前往骊山工业区,尝试攀爬科技树。

    制盐司经过扩充,现有盐工五百余人,分硝盐与细盐两部,技术流程均已完备,供应亦处于充足状态。

    中条山之矿源源不断出炉,姬宫湦陆续成立锻铜司、冶铁司、炼金司与提银司。

    除宫中匠人外,姬宫湦以造巍峨大鼓为名,在镐京大肆招募各类工匠。

    寻得铜匠与铁匠各二百名,觅来银匠加金匠亦有百余名。

    木炭消耗量剧增,烧炭司炭工增至八百人。

    姬宫湦正忙于改良工序,弭国公姬翉突然来报,华胥县发生一起难解纠纷。

    案情并不复杂,赵李两户农庄毗邻,赵家田头紧挨李家鱼塘。

    前几日,赵家人田里除草,杂草置于垄上。

    李家人养有一群鸡,便去撩拨杂草啄虫,以致大量杂草落入鱼塘中。

    一夜过后,李家鱼塘竟出现大片死鱼。

    弭国公姬翉恰好路过,便前去探查原因,结果发现正是那些杂草导致。

    李家人便向赵家人索偿,言其有意堆放杂草,以致塘鱼中毒。

    若不严惩,则开启祸端。

    赵家人却大喊无辜,称其置于垄上晾晒,乃农人之惯例。

    罪魁祸首,乃李家鸡群。

    赵李两家彼此不让。

    弭国公姬翉身为骊山郡太丞,掌管纠察、断案与刑狱,自然不可听之任之。

    如何判决,却难以决定。

    若判李家获赔,往后将人人自危。若定赵家无罪,又会留下空子。

    弭国公姬翉只得下命,赵李两家暂且作罢,待其想明利害,再作公平决断。

    姬宫湦听完后,不禁想起前世诸多类似例案。

    路过别人家庭院遭墙砸伤,作物喷洒农药却被牲畜误食,捡食变质食物以致中毒……

    最终结果,大多是和稀泥,也只能和稀泥。

    姬宫湦沉思片刻:“孤王在想,究竟是何杂草,竟能毒死一整塘鱼?”

    弭国公姬翉道:“臣亦不知其名,闻之颇为辛辣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更为好奇。

    古之珍稀者,除金银玉石外,香料首当其冲。

    西周虽有龙涎、麝香、生姜与桂皮等香料,价格却异常昂贵,贵族卿士亦不敢多食。

    倘若能够发觉新香料,无异于开拓泼天财路。

    姬宫湦念及此处,当即起驾赶往事发地。

    赵李两家人听闻天子驾临,连忙偕老带幼上前恭迎。

    新国人好奇围观,已然站满农庄四周。

    姬宫湦只道:“尔等快取毒草来,待孤王观之,再作定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