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内史伯朙不解:“大王免除朝贡,有益于其等推行新国策,使子民更为忠心,似乎与争夺人口背道相驰也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淮夷近二百家部族归附大周,便使大周新国人轻松突破三百万。

    内史伯朙若有所思:“大王后悔用粮食交换流民?”

    姬宫湦并未直接回答。

    “耗费如此巨大,却只换来三十万老弱妇孺。虽说其等可以耕种自足,不至于成为累赘,却对大周国力提升极为有限。”

    “是以大王所需人口,已不在各大诸侯国,而是夷族与百越。”

    “宋国虽无大举扩张之意,却能间接充盈大周府库。陈国欲开疆拓土,唯有往东抢夺徐夷地盘。”

    内史伯朙释然:“欲将驱使之,必先肥厚之,大王圣明!”

    姬宫湦颔首:“陈国驻使胡倜已召见完毕,接下来便是齐国驻使吕顿。”

    寺人尨小声提醒道:“启禀大王,楚国驻使熊甯请求觐见之国书,先于齐国驻使吕顿呈上,是否要依照次序?”

    姬宫湦此前并未过多在意。

    毕竟召见每名驻使,耗时顶多便是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现经寺人尨提醒,姬宫湦才意识到,自己此前似乎忽略了亲疏有别。

    抛开递交国书的先后顺序,单从交往密切程度而言,也应当先召见楚国驻使熊甯。

    “那便让熊甯先觐见。”

    寺人尨应声称诺,随即便让下属前去传召。

    一刻钟后,熊甯便现身。

    自周楚划江而治后,楚国专心往南开辟,大周则在背后提供大量粮食。

    楚国虽遭遇无数蛮族部落,甚至与三苗部族直接接触,却从未发生大规模战事,反倒逐渐形成奇特的部落加盟模式。

    面对蛮族部落与三苗部族时,楚君熊仪最先采取的便是拉拢手段。

    其一,只要主动承认归附楚国,便能根据人口数量,领取到相应数额的粮食。

    每岁每人五斤,虽然看似不多,对不善农耕的蛮族部落与三苗部族而言,却是极为难得的重要淀粉来源。

    其二,只需派遣青壮参加楚军,将能获得大量硝盐。

    每名青壮每月三斤,若不幸战死,则直接补偿一百五十斤。此时南方原始山林遍布,盐之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其三,正式划定各部族固有领地,而且彼此互不接壤。

    楚国绝不干涉各部族内部事务,除非出现不同部族之间的纠纷,楚国才会出面调解。

    其四,鼓励各部族通婚,通婚者若生下子女,一律奖励五千铢钱。

    其五,准许各部族耕种楚国新开垦土地,千亩年赋仅需一千铢钱。

    单从上述五点,便足以印证楚君熊仪之才能。

    先用少量粮食示好,接着以硝盐暗中绑定,最后大摆不干涉部族内事姿态,却极力促进各部族互相融合。

    短期之内,各部族将获益匪浅。长期来看,其等迟早会彻底融入楚国。

    面对大量不同文化、语言与习俗的部族,这确实是最为高效的方式。

    姬宫湦乐见于此。

    届时只需直接接手,便能省却繁琐而漫长的融合过程。

    熊甯走进大殿,简单行礼后,见到姬宫湦似乎走神,便选择安静地等候。

    寺人尨再度小声提醒。

    “大王,楚使熊甯已至!”

    姬宫湦当即大笑,以掩饰方才心中所想之事。

    “楚使求见,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熊甯轻咳两声:“启禀天子,今岁北方雪灾。楚君忧心明岁周楚边贸,是以使前来请问天子,明岁是否有所变动?”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孤王向来言出必行!周楚边贸乃长久之策,不因天灾而更改,是以明岁并无变动,楚君切莫忧心。”

    熊甯明显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“除此之外,楚君为快速往南推行王化,对天子有个不情之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