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在子脍心中,公子晨必定事务繁忙,倘若莽撞拜见,必然会被直接拒绝。

    于是,便想出撞船之策。

    亲卫藤渠读到此处,寺人尨忍不住轻声嘀咕。

    “此人委实可笑,撞船相识,才更为莽撞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笑道:“事实便是,本公子确实因此与其相识。”

    “公子,此人不可深交!”

    “对各国商贾,能否深交,不看其心迹,而视其能否为本公子赚取钱财。”

    亲卫藤渠接着道:“子脍最后直言,公子若能引入宋国新币,其愿馈赠所获十万两真金,并额外多加五万两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若有所思:“花费五万两真金,谋取宋国大夫之职,倒也不算昂贵。”

    寺人尨忙问:“公子欲应承?”

    姬宫湦摇摇头:“密谋大事,岂可仓促而就。子脍此番,不过是投石问路而已。待其再次登门造访,本公子方能视其心意决断。”

    “公子此前已定下狙击宋国新币之策,如此是否有冲突?”

    “非但没有冲突,反而有益于狙击宋国新币。”

    其中原理,并不复杂。

    狙击宋国新币,本就需要借贷大量宋国新币,尔后再操纵其存量,实现价值起伏。

    若想乾坤坊钱庄开放通兑,宋国就必须先提供大量新币。

    此乃有利于宋国之事,乾坤坊钱庄自然不会直接兑换,而是以真金做抵押。

    届时,再以他人名义转借。

    等宋国新币贬值,便可要求宋国依照约定,原价赎回真金。

    寺人尨突然神情一变。

    “子脍之策,正好有益于大王狙击宋国新币,其中定然有诈!”

    姬宫湦顿了顿:“从何说起?”

    “大王曾曰,过于巧合,便是有意而为之。其等应当是知晓大王布局,遂假意从旁襄助,进而达到其等目的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来看,倒也不无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依小的猜测,鬼先生应当参与其中。届时若宋国新币未能贬值,大王将会损失惨重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颔首:“言之有理。”

    寺人尨道:“小的斗胆建言,大王应当放弃狙击宋国新币,如此其等便无计可施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陷入短暂沉思。

    此事有太多不确定性因素,每走一步均会产生不同效果。

    放弃狙击宋国新币,确实可以避免损失,但会导致宋国新币轻松崛起,进行瓜分大周纸币市场份额。

    相较于粮食本位的纸币,铜币具有天然货币属性,更容易推广与普及。

    若想继续保持大周纸币市场地位,唯有在纸币体系中加入铜币。

    犹如前世的硬币,以此提升纸币的价值保障。

    大周府库此前所有铜料,均用于铸造甲胄、武器、车辇等方面。

    如果选择铸造硬币,铜料便会出现较大缺口。

    倘若依照此前所定之策,狙击宋国新币,是否与子脍合作,便又是两种可能。

    其一,此乃子脍所定阴谋,最终将导致自己损失惨重。

    其二,子脍只是恰巧助力,结果便是自己能从中获取高额利润。

    由于有关情报过于稀少,姬宫湦根本无法测算,何种可能性更高。

    “宋国新币大概岁末发行,在此期间,务必要对子脍全面探查。”

    寺人尨问:“大王仍想一试?”

    姬宫湦答道:“此事虽然极其重要,却并非异常紧急。待事态逐渐明朗,方能减少决策失误,无需当下便作决定。”

    寺人尨望了一眼前方。

    “大王圣明!吾等当务之急,仍是赶赴天子淮水宴,先将淮夷收入囊中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转念问:“内史伯朙身处汉江渡码头,尔等可有派人前去告知?”

    寺人尨道:“快马信使早已出发,此时内史应当已经获悉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其与周轻进展如何?”

    “小的信中,并未提及此事。待大王抵达汉江渡码头,便可亲自向内史询问。”

    “尚有多久方能抵达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