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姬宫湦笑道:“孤王并无他意,仅只兴致使然而已。若有不妥,那便作罢。”

    姬酴道:“江水对岸,乃是鄂国余孽,目前仍处于混乱之中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随即想起,太督内史冂曾对鄂国进行简单溯源。

    据宫中典籍所载,鄂国始封于殷商时期,其年岁早已不可考,只知国君为黄帝姞姓子孙,最初位于河东之地。

    周武王灭商时,鄂国曾派兵参与,社稷因此得以延续。

    后晋国逐渐强大,鄂国疆域紧邻晋军,担心被晋国吞并,便举国迁往南阳。

    鄂国迁入南阳后,凭借产粮优势,很快发展壮大。

    周厉王姬胡在位时,鄂国曾经反叛,兵锋一度接近洛邑。

    彼时周厉王姬胡尚未被驱逐,几乎倾尽所有力量,才彻底平定鄂国叛乱。

    为以儆效尤,周厉王姬胡便下令无遗寿幼,将鄂国子民悉数处死。

    鄂国社稷并未因此彻底断绝,而是携带少量侥幸逃脱的鄂国子民南下,最终在江水南岸立足。

    周厉王姬胡本欲继续追杀,结果王城国人暴动,自己则被放逐彘地。

    鄂国因此得以逃过一劫。

    鄂国南阳故地,则被楚国以遵从天子之令为由,不断进行蚕食。

    后周宣王姬静继位,加强对南阳盆地管控。

    楚国只得让出鄂国南阳故地,使其归为随国所有。

    至于江水南岸之鄂国,则因周厉王姬胡无遗寿幼之令,导致内部混乱不断。

    即便鄂国子民所剩不多,几名公子依旧彼此攻伐,其场面与南明内斗颇为相似。

    直至周幽王继位前几年,鄂国内乱仍未平息。

    前世真实历史如何,姬宫湦自然无力考证,反正自己所处西周末年,宫中典籍所载鄂国便是如此。

    姬宫湦重生后,与楚国划江而治,因鄂国位于汉江平原东端,属较为偏僻之地,此前便没有提及。

    后周楚大兴边贸,水运线路虽临近鄂国,其却依旧忙于内乱,是以未受影响。

    根据邦谍探查,楚君熊仪仍坚持往南开辟,是以对鄂国视若无睹。

    用姬宫湦前世话语,鄂国属于纯粹的小透明。

    倘若派遣王师前往讨伐,应当能轻松将其吞并,然而却并无过多益处。

    且不说划江而治之约尚在,鄂国迁往如今疆域,根本来不及开垦田地,便陷入长期内乱,导致子民困顿不堪。

    而今,大周地广人稀。

    淮阳郡、南地郡、陇西郡、汉东郡与北域郡等地,大多仍是未开发状态。

    吞并鄂国易如反掌,开垦治理却后继无力。

    核心问题,仍是人口不足。

    姬宫湦朝姬酴问:“南地郡内,可有鄂国子民前来归附?”

    姬酴答:“鄂国子民本就稀少,且社稷混乱,即便有前来归附者,亦被划为南蛮之列。”

    “可知鄂国内乱近况?”

    “据其等交代,鄂国现有三股势力,分别为公子玮、鄂叔术与公子焐,各属不同支族,麾下子民均为四五千左右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不禁笑道:“如此看来,鄂国竟连鸡肋也不如。”

    姬酴道:“虽说如此,其境内却盗贼猖獗。大王若是渡江,恐会遭遇不快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颔首:“那便暂时不予理会,除非其等袭扰周楚水运。”

    姬酴总算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姬宫湦此番南下,除五名亲卫外,仅携带三百虎贲军甲士。

    姬酴虽司职南地郡太守,却无统兵之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