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邢侯启父见卫军主力势大,已然明白邢国濒临灭亡境地。

    据史书所载,邢国始建于殷商时期,商穆王祖乙因大河泛滥,将都城迁至邢地。

    亦有史书将邢地称为丼方,丼与井读音含义相同。

    彼时约为公元前一千三百七十年左右,距离如今西周末年已有六百载。

    自此以后,商桓王祖辛、商僖王沃甲与商庄王祖丁,皆以邢地为都城。

    直至商顷王南庚继位,才将都城迁至奄地,即姬宫湦前世山东曲阜。

    邢地由此正式成为商朝方国,起初名为丼方,国君为伯爵。

    丼方属大商肘腋之国,有权参与祭祀商代先王典礼。

    殷商末期,丼伯被擢升为侯爵,成为商纣王帝辛三公之一。

    丼方位于朝歌北部,境内筑有沙丘宫苑,商纣王帝辛为享乐,便大兴土木,将沙丘宫苑扩建为离宫,并设置酒池肉林。

    相传,邢侯曾出言劝谏,结果却被商纣王帝辛杀死。

    前世史书中,赵武灵王便是在沙丘宫饿死,秦始皇嬴政亦是在沙丘宫驾崩。

    西周前期,周成王姬诵感念周公旦辅佐,便封其四子姬苴于丼方旧地,建立侯爵邢国。

    邢国负责镇守太行山以东,具有代天子征伐戎狄之权。

    周穆王时期,邢侯井利更是成为周室三公之一,并陪同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。

    周厉王及周宣王在位时,周王室已走向衰微。

    邢国仍举全国之力,抵抗上党赤狄、北方白狄与东北山戎等袭扰。

    后周幽王继位,因其长期不理朝政,大多诸侯早已有不臣之心,从此不再向周室朝贡。

    邢侯启父亦是如此。

    即便姬宫湦革新周室,大举开疆拓土,并提前开启春秋模式。

    邢侯启父依旧没有遣使觐见,而是继续坚守邢地,抵御上党赤狄诸部与北方白狄氏族。

    现如今,卫侯和兵临城下。

    卫军主力围困邢国都邑,便效仿姬宫湦,采取围而不攻模式,企图逼迫邢侯启父归降。

    邢侯启父自知不敌,唯一出路便是寻求天子援助。

    实在不行,便向天子进土献民,获封新爵位,也算勉强过得去。

    卫军主力围城时,并不限制对邢国子民出入。

    邢侯启父便派长子邢伯兴,先伪装成邢国子民出城,随后沿卫国疆域边缘,往南行至大河北岸,再辗转抵达洛邑。

    三川郡太守姬赟收到消息,立即命人找到邢伯兴,先将其安顿在洛邑,随后便派长羽甲士向姬宫湦传讯。

    几乎同一时间,卫国特使卫鬲亦抵达洛邑。

    鬲与隔同音不同义,大禹治水时,鬲津为大河下游支流,乃禹疏九河之一。

    姬宫湦前世时,鬲津旧河道不断开挖疏浚,最终形成漳卫新河。

    鬲亦可指代煮饭所用炊具,其音则与立相同。

    卫鬲乃卫侯和亲弟,据说其母路过鬲津时,产期突然提前,于是便在岸边将其生下,并起名为卫鬲。

    得知邢伯兴抢先一步抵达洛邑,并被姬赟热情接待,卫鬲当即登门拜访姬赟。

    姬赟亦热情接待卫鬲,并向其透露,已派长羽甲士向天子奏请。

    天子身处河东之地,收到奏报后,或将驾临洛邑,召见卫鬲与邢伯兴。

    卫鬲闻言,只能安心等候。

    姬宫湦收到姬赟奏报,恰好处置完河东事务。

    本着无利不往原则,姬宫湦当即便批准姬赟奏请,随后启程前往洛邑。

    抵达洛邑时,恰巧是黄昏。

    此前,姬宫湦曾以公子晨身份,暗中巡视刚被接管的洛邑。

    期间结识苏简,在其协助下,洛邑北市得以快速成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