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姞?道:“晋国与稷戎互相征伐,并非当前之要务。大王亲征鬼方大半载,而今正是彻底剿灭鬼方最佳时机。”

    内史伯朙道:“飞熊军追击,骁骑军堵截,三大部族已是穷途末路。”

    姞?神情颇为沉着。

    “三大部族虽仓皇西逃,却尚有近三万之众。吾等必须保持兵力优势,如此方能一举彻底剿灭鬼方。”

    内史伯朙却并不服气。

    “吾虽不知晓战事,却曾听大王言及,树倒猢狲散。鬼方根基已然崩溃,耗费大量兵力对其残部进行围剿,反而会得不偿失。”

    姞?还想开口,姬宫湦便率先进行定调。

    “尔等所言,皆属有理。”

    内史伯朙与姞?顿时停歇,拱手等待解释。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鬼方残部确实需要围剿,以彻底消除隐患。河东郡确实需要增兵,以确保疆域安宁。”

    内史伯朙忙问:“敢问大王,该当如何应对?”

    姬宫湦佯装回忆道:“孤王梦游太虚时,曾向仙人问起,若遇诸多事务,该当如何抉择。”

    “仙人有何妙法?”

    “仙人只道,无论几多事务,无外乎紧急与重要二度。只需以此厘清各项事务,便能快速作出正确抉择。”

    “具体如何厘清与抉择?”

    “便以当前为例!围剿鬼方部族,看似紧急万分,实则却已不重要。增兵河东郡,确实异常重要,但时间却并不紧急。”

    内史伯朙道:“臣反倒以为,晋国与稷戎开战在即,应当属紧急事务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当即反问:“若其等开战,何时会波及河东郡?”

    内史伯朙顿时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“臣不知!”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是否开战,何时开战,亦属未知。以未知之事,权衡其紧急,颇为不妥也!”

    内史伯朙这才恍然,朝姬宫湦顿首大拜。

    “臣多谢大王指教!”

    姬宫湦先是点头示意,接着便望向卫桐子。

    “圣贤曾曰,旁观者清,尔对此事有何见解?”

    卫桐子思索片刻。

    “启禀大王,臣以为,可急令河东郡,动员边界新国人后撤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颔首:“该当如此!”

    “若晋国与稷戎开战,再向其等下令,严禁踏足大周疆界,否则便视为入侵。”

    “此乃大策也!”

    “至于二者争端,实乃因过往恩怨而起。晋国乃姬姓诸侯,稷戎亦与大周交好,大王身为天子,可遣使居中调和。”

    “若居中调和无效,便只能任其等自行厮杀。”

    卫桐子顿首:“正是!届时无论何方越界,大周均会对其进行扣押。待战端平息再释放,以彰显天子之威严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点点头:“甚好!”

    卫桐子之策,看似中规中矩,实则暗藏玄妙。

    先摆明大周中立态度,以保全大周信誉。

    随后将越界行为定义成入侵,取得名分上的行动正义。

    最终处置方式,只是扣押越界者,避免直接卷入双方战端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大周便无需耗费过多兵力。

    玄甲军分派三千甲士,足以守护河东郡边界。

    双方开战后,必然会有百姓避战入周。如何将之收纳为大周新国人,便有极大操作空间。

    释放二字,正是玄妙之处。

    姬宫湦正式作出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