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河西郡西部共有六个县,现有农庄三万四千六百五十二户,在籍新国人为二十万一千八百六十四名。

    今岁上缴田赋,合约三十四万六千五百二十石粮食。

    大周府库向河西郡所发俸禄,涵盖各级属官、新爵位食邑、城关驻守甲士等,总计十八万三千四百八十二石粮食。

    姬赟如数家珍:“两相折算,河西郡西部今岁盈余十六万余石粮食,皆已足额上缴大周府库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颔首:“得太守如此,孤心甚慰也!”

    姬赟却道:“启禀大王,此乃郡县制之功,太守屠休此前亦出力颇多,臣万不敢贪图自居!”

    姬宫湦却神秘一笑。

    “尔可愿立功?”

    姬赟不假思索:“臣愿意!”

    姬宫湦当即望向众人。

    “而今关中四郡均已成熟,孤王此前一直为新郡属官空缺费神,如今正好借此机会,对关中四郡进行优化。”

    太督内史冂忙道:“启禀大王,各郡太守尚未奏报完毕。”

    “此乃第二项社稷大事,优化并调整人事。为加快进度,便一并处置罢。”

    “大王打算如何优化?”

    “关中四郡,乃大周核心腹地,而今已运转成熟,当划归王城直接辖治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语气颇为平静。

    众人内心已然无比震撼,却又不敢擅自议论。

    郡县制推行不到三载,如今才有所收效,似乎便又要变更。

    太督内史冂坦言:“朝政之革新在于定,最忌频繁变更,大王此举过于冒进也!”

    姬宫湦解释:“孤王并非要废除关中四郡。”

    “划归王城直接辖治,与废除有何差别?”

    “关中四郡太守,将从九公十三卿中,挑选合适之人兼任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岂非乱象四起?”

    “关中四郡已无多少事务,太守有属寮,九公亦有属寮,只需简单兼顾即可。”

    姬赟在旁附和:“大王所言极是,吾司职河西郡太守,实则大半时间均赋闲在府。”

    太督内史冂望向其余太守。

    骊山郡太守姬翉,泾水郡太守姬酴,以及西岐郡太守太史伯阳父,三人纷纷拱手表态,赞同姬赟所言。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那便照此执办。”

    太督内史冂忙问:“敢问大王,将命何人兼领关中四郡太守?”

    姬宫湦简单思索片刻。

    “骊山工业区地处骊山郡,便有太造内史仲飔兼领骊山郡太守。”

    内史仲飔闻言,顿时愕然。

    “启禀大王,臣对政事一无所知,难以兼领此任,恐会贻误万民也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大笑:“尔执掌骊山工业区,焉能自称对政事一无所知?”

    “骊山工业区并非政事。”

    “国之命脉,为何不是政事?”

    内史仲飔顿时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琐事交由属寮执办,要事则自行决断,再直接孤王奏报。”

    内史仲飔唯有领命:“诺!”

    姬宫湦随后望向延乙期。

    “河西超级农庄已初具规模,便由尔兼领河西郡太守,以便更好推进各项事务。”

    延乙期没有丝毫犹豫:“诺!”

    姬宫湦继续宣布:“泾水郡乃产粮要地,便由太仓姬綦兼领太守。”

    太仓姬綦欣然领命:“诺!”

    姬宫湦又道:“西岐郡乃大周祖地,而今丰水私田原已日渐萎缩,便有公族内卿姬昆兼领西岐郡太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