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太督内史冂闻言,不禁对长子感到羞愧。

    众人亦是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明面上,晋国仍是大周爪牙,即便其有背刺之举,亦早已备好转圜说辞。

    晋侯仇北征白狄,乃是奉天子之命行事。

    大周若是趁机征伐晋国,定然会遭到天下诸侯唾弃。

    届时王室威严将荡然无存。

    姬宫湦却出言赞许。

    “内史所言,甚合孤心!”

    太督内史冂连忙劝谏:“大王,万万不可啊!”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太督切莫慌张,孤王并非一时气盛,而是另有妙策。”

    “敢问大王,是何妙策?”

    “若出兵征伐晋国者,并非王师九军,便不会影响大周威严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大周所遣,便会影响。”

    “亦非大周所遣也。”

    太督内史冂有些急不可耐。

    “臣蒙昧,还望大王指教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悠悠道:“河东之地,并非只有大周与晋国,太督可还记得?”

    太督内史冂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“稷戎?”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没错!”

    稷戎,前身为大荔戎。

    姬宫湦拓土河西与河东时,曾与大荔王达成密约,随后又将晋侯仇纳入其中。

    最终大周尽收河西,并与大荔戎及晋国共同瓜分河东。

    大荔戎由河西迁往河东,因以稷王山为界,从此改名为稷戎。

    稷戎并非诸侯,其仍属戎族,仅为大周盟友。

    姬宫湦此前刻意保存稷戎,便是提前做好布局,为日后灭亡晋国埋下暗雷。

    而今看来,暗雷或可引燃。

    太督内史冂思索片刻。

    “依臣之见,当前并非灭晋之绝佳时机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并非驱稷灭晋,而是征伐晋国。”

    “晋侯仇尚未北征白狄。”

    “是以孤王拥有足够时间,暗中策动稷戎,筹备征伐晋国之事。”

    太督内史冂并未深究,而是将话题拉回来。

    “当务之急,仍是如何整治晋国商贾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而今飞熊军已北上,鬼方粮食、牲畜与毛皮,均可填充大周府库。”

    斗不曲乃国仓坊经略使,第一时间发问。

    “大王可知鬼方存粮几何?”

    姬宫湦答:“孤王虽不知晓详情,然鬼方大小部族过百,即便每家存粮仅只两千石,总数便有二十万石。”

    濎宁父紧随其后。

    “国营坊主售牲畜与毛皮,不知鬼方有几何?”

    姬宫湦笑道:“如无意外变故,牛羊至少二十万头,毛皮可达百万张。”

    濎宁父倒吸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参照王城牲畜行情,成羊单价约八百铢钱,成牛则高达五千铢钱。

    即便按九羊一牛比例折算,总计二十万头牛羊,扣除贩运耗费,总值仍超二亿铢钱。

    毛皮当前价格较低,总值亦超过五千万铢钱。

    晋国商贾所携之重资,真金五十万两,纸币上亿铢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