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周太王辟地周原,始获商王武乙分封岐邑。

    后历经周王季历与周文王姬昌,直至周武王姬发起兵,恰好历经一百年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周武王伐商时,仍需会盟诸国。

    除牧誓八国外,大小方国难计其数,总兵力也只有五万。

    直至春秋时期,疆域仍以城池多寡为主。

    伴随铁器出现与普及,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,华夏人口快速增长。

    人地矛盾,才逐渐凸显。

    后世朝代若再行分封,反而更容易动摇根基。

    西汉有七国之乱,西晋有八王之乱,唐宋吸取教训不再实封。

    朱元璋不信邪,结果导致明初靖难之役。

    姬宫湦打造大周帝国,天下诸侯将无一幸免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二月初,天气转暖。

    南郭商号在延乙期主持,正式启动河西大渠挖掘工程。

    大量新国人纷纷涌入,赶在春耕前赚取钱财。

    淮上地区随即传来战报。

    在此之前,陈公燮伐灭偃国、柏国与房国。

    根据双方密约,随即便将此三国疆域交由大周辖治。

    屠休司职南阳郡太守,姬宫湦便命其暂时兼任淮阳郡太守,接管此三国疆域。

    过程相对简单,无非便是设置偃邑县、柏邑县与房邑县。

    三国遗民,自行抉择去留。

    姬宫湦曾定下决断之期,最迟不得超过一月底。

    凡不愿归附天子者,必须在二月前离开,否则将被视为奴隶。

    越早入籍新国人,则会优先安排迁居之地。

    原本以为,岁初便能结束。

    结果中原遭遇寒冬大雪,淮上地区亦被殃及。

    许多新国人尚未来得及迁居,不少三国遗民亦没有按时离去。

    正当屠休打算上疏奏请,延缓决断之期。

    陈公燮便悍然起兵。

    不到十日,便接连攻灭顿、项、沈、蔡、养等五国。

    其中顿国、项国及沈国,均与陈国都邑相邻。

    姬宫湦前世,陈国都邑处淮阳区,顿国疆域为商水县,项国为项城市,沈国为沈丘县,均属周口市一带。

    陈国兼并三家相邻诸侯国后,当即效仿晋国与卫国,分别设顿邑、项邑与沈邑。

    随后又快速发兵,轻松攻灭蔡国与养国。

    蔡国即前世上蔡县,为双方密约的疆界起点。

    屠休收到陈公燮传讯后,在虎啸军甲士的护送下,前去接管蔡国故地。

    养国位于前世皖西北,阜阳临泉县东南隅。

    陈公燮将其视为最大跳板,

    战事刚告一段落,便立即将养国故地设为陈国养邑。

    不等陈国甲士休整完毕,淮上残剩诸侯国,再度上演弃国而逃。

    先是桐柏山东麓残剩之道国,随后为其东南之江国,最后便是淮水北畔之息国。

    屠休只得加快速度。

    将最新事态向上奏报,同时接管道国、江国、息等国旧地。

    姬宫湦收到奏报,却没有感到丝毫激动。

    淮上诸侯国总计十五家。

    陈使胡岽觐见之时,便已商定各自占据七家。

    大周接管偃、柏、房、蔡、道、江、息等国,陈国吞并顿、项、沈、养、蒋、胡、谯等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