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内史仲飔大惑不解。

    “还望大王明示!”

    姬宫湦解释:“只需在道路洒盐,便能将积雪化去。”

    内史仲飔自顾点头:“此举确实过于浪费。”

    “此为前期之策,待到路面冻僵,便可用雪橇进行运输。”

    根据记载,大禹治水时,陆行乘车,水行乘船,泥行乘橇,山行乘檋。

    檋同居音,为登山钉鞋。

    西周寒冬时节,雪橇多用于人员雪地通行。

    内史仲飔对此并不陌生。

    “撬者,所载货物不多也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道:“那便大举购进犬只,着人多加训练,往后用于拖拽雪橇前行。”

    内史仲飔简单盘算后道:“如此一来,耗费亦不小。”

    姬宫湦却不以为然:“但为王师,不讲耗费。”

    内史仲飔顿首。

    四郡民安,皆因王师骁勇。百业兴旺,亦因王师守边。

    区区耗费确实不足为道。

    况且用于化雪之盐,只需敲碎粗盐块即可,无需再行熬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三日后,初雪停歇。

    在内史仲飔紧急征召下,很快便选定二百名青壮。

    军粮司随即成立,开始搭建磨坊、蒸炉、烘烤房与压缩间,逐步形成流水线。

    姬宫湦不再逗留。

    率领第一批运粮者,以粗盐开路,返回东市。

    落雪之后,东市显得异常清静,只有驻守甲士在清扫路面积雪。

    姬宫湦解决粮食划拨之事后,便化身公子晨,前往南郭公仓。

    延乙期正待在内堂烤火。

    见到姬宫湦突然前来,急忙站起身行礼。

    姬宫湦落座后,便问:“延松可有密信传回?”

    延乙期忙道:“三日前便有一封,碰巧在落雪那晚送抵。”

    鄀国向申国宣战之时,延松已清空存粮,依照密令赶往成周洛邑。

    抵达成周洛邑后,延松便再次改换身份。

    自称鄀国蕞尔粮商,为避战而迁居成周洛邑。

    成周洛邑所处河洛平原,名义上仍属王畿之地。

    周成王时期,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,遵从周武王遗志,在河洛营建东都,加强对中原殷商遗民控制。

    历时一年,洛邑顺利建成,内分东西两城。

    东为成周,设有周王室宗庙,并将大量殷商遗民迁往此地。

    西为王城,周成王曾举办九鼎安放大典,并以此为都城。

    此后,西周都城多次搬迁,在镐京与洛邑之间互替。

    洛邑由成周八师镇守。

    周公旦封武王同母弟康叔为卫侯,以殷商故都朝歌为卫国都城,并授予卫侯统帅成周八师之权。

    自此,中原以卫国独大。

    周宣王时期,屡战屡败,成周八师最终凋零。

    洛邑之王室公族,亦多以卫国马首是瞻。

    换言之,成周洛邑早已变成卫国羁縻之地。

    周边诸侯国,陆续沦为卫国附庸,进贡卫侯而不朝天子。

    姬宫湦任由鄀国遗民自择去路,其中一条便是前往成周洛邑。

    延松借此掩饰身份,所以并未引起他人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