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颜老太傅这几天很发愁。

    他历经三朝,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,官场沉浮,人心险恶,也是深有体会。冰雹弄坏雕像的消息一传来,他已经猜到事情的走向会是现在这样。

    文武百官,没有一个人反对修葺雕像。

    可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做那个敢谈钱的出头鸟。

    按理说,帝陵是皇家的陵墓,那边遭了灾,相当于祖坟出事,谁家的祖坟就该谁出钱修啊!

    可是皇帝身份不同,他家的事,既是家事又是国事。

    那就由内阁发指令,户部开支,工部干活。

    问题是国库年年都有赤字,支撑别的项目还经常要拆东墙补西墙,这又突然多了一笔意料之外的预算,实在筹不出来了,怎么办吧。

    皇帝再怎么不理朝政,他也没理由不管自家祖宗的事,当天就上朝把一众大臣盘了又盘。

    颜老太傅作为臣子之中最擅长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老前辈,作为被皇帝一通好话捧上云端的智囊,这个难题就果断砸在他的头上。

    老太傅回了府,茶不思饭不想。

    冷不丁的,一阵欢声笑语传来,只见众多丫鬟仆妇拥着一位身披烟霞色披风的少女,转眼已经踏过门槛。

    原来是孙女回来了。

    颜小姐远远看见祖父,眼睛一亮,提起裙角快步过来见礼。

    祖孙俩聊了几句。

    老太傅体恤她外出一趟也该累着了,让她回去休息。

    颜小姐却没有立即离开,而是犹豫着,说了一席话。

    颜老太傅若有所思:“你把刚才的法子好好说一遍,我仔细听一听。”

    “诶。”

    颜小姐抬头挺胸,特意整理了思路才开口。

    “这第一步,要找些能言善道的人,四处宣讲太祖的功绩,另派些官兵给他们充当护卫。百姓们感念太祖恩德,慷慨解囊,便由官兵们将所筹的善款安全带回。这些是百姓的心意,太祖在天有灵,一定欣慰。”

    颜老太傅捋着胡须:“嗯,可行。”

    颜小姐嘴角忍不住上扬,接着说:

    “再由祖父出面,说服几位家资丰厚的同僚,这几位大人率先出资,届时,与他们素来不和的大人们不甘落于人后,一定会拿出更多!

    “还可以带动城中富商参与进来!官府出面允诺他们,只要捐够了金银,就能换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差事。

    “京都汇聚各路商贾,加起来富可敌国,如此一来,所得金额不仅能用来修葺太祖像,就是另造一座新的,我看也够用了!”

    颜老太傅花白的眉毛之间拧成一个川字。

    这妮子,还是单纯了些。

    颜小姐眉飞色舞,又说了第三个法子。

    “还有,在京城里择一块地方,放出风声去,就说要立一座极高的功德碑!凡是为朝廷捐过款的,于社稷民生有益的有功之人,都能在碑上留名!”

    颜老太傅略微思索,赞赏道:“此法甚妙,对于那些一生劳碌只为名的人,就是明钩,他们没办法不去咬这个饵。”

    颜小姐得到祖父的认可,喜笑颜开,顿了顿,奇怪地问:“祖父觉得第二个法子不好吗?”

    “可以用,但是这个口子不该开。卖官鬻爵之事,于长久有百害而无一益。”

    孙女不懂,老太傅就掰开揉碎给她讲道理。

    “孩子,你想想,只要给了钱,人人都能当官,朝廷就会收容一群连书都读不通顺的酒囊饭袋,这还是小事,可你要知道,这个口子一旦开了就收不住哇。官府都穷到要靠卖官换钱花了,还有什么脸面和威信?以后我们说话,百姓还愿意听吗?”

    颜小姐连忙辩解:“只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官职,或者只给名头……”

    颜老太傅严肃地问:“那你想过这些官职如何定价吗?假如你定一千两白银,外地商贩捐了,还未走马上任,又有京官家的子侄出价两千白银,要他把官位让出来,他让是不让?”

    颜小姐: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“再有那千里做官,却是为了一个财字!他花光家底甚至借了债去捐这个官,上任之后一定会千方百计榨出油水,为的是补先前的亏空!补完了亏空,后面就是肥了他自己!”

    颜老太傅看着目瞪口呆的孙女,重重地叹气:“你毕竟年轻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你毕竟年轻,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。”

    九千岁擦拭着他的袖中刀,轻声说。

    杜蔓枝在他对面坐下:“我年轻,见过的事不一定少,我来说说我的理解,你听听对不对。”

    “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“国库空虚,一是因为前朝的国库本来就虚,太祖打进皇宫,大开库门,把里面值钱的好东西都跟功臣一一分了。太祖自己留的这一份进了当今陛下的私库,其余东西在那些公侯世家的库房里,对么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原因之二,贪腐盛行。本来应该花一份钱干一份活,实际情况是花两份钱干了半份活,还被谎报成至少三份的成本,多出来的银子被层层克扣,都进了蛀虫的口袋。”

    九千岁瞥了她一眼,“嗯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当今那位的意思是,趁着重修太祖像的机会,从世家手里刮出一层油皮,省得动用他的私库。”杜蔓枝说。

    九千岁却笑了。

    “对,也不对。”

    杜蔓枝不恼,好奇地问他:“是哪里不对?”

    九千岁指着她来时的方向:“那边是什么地方?”

    “玉虚宫啊。”

    “当初修玉虚宫,百官找了各种理由反对,他一怒之下,自掏腰包修了整个建筑群。光是屋顶木料就用了几百万两白银,有一半是从海上运来的,成本……”九千岁轻轻叹气,“惊人呐。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,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咯。

    他不是想省钱,是压根就拿不出多余的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我的老天爷,还有这样的事!”颜小姐脱口而出,惊得忘了淑女的形象。

    颜老太傅想起当初为了玉虚宫和寻仙问道的事,他反复上奏,还是没能改变今上的想法。

    他不禁苦笑。

    “你祖父也差点成了撞柱明志的一员啊……唉,不提也罢。你就直说吧,刚才那几个主意,究竟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,还是别人托你来告诉我的?”
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

    “说实话。”老太傅把脸一板。

    祖父积威深重,颜小姐一哆嗦,老实交代了:“回祖父的话,孙女今日应邀进宫,这些,都是公主同我说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