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报名后五日,府试开始!

    府试的科目,分帖经、杂文、策论三场,前两场只考一天,最后一场策论连考两天。

    三场全部考完才发案。

    和县试不同,府试只准带考引,其余一切吃的、用的,包括过夜的棉被,都由考场提供。

    卯时一刻,考棚所在的府学宫开门。

    晏珣带着自己的考引,联保的五名同窗一起,排着队进场。

    进门时,考生接受第一轮初查,核对考引和本人是否一致。

    然后由四名执灯小童带领前进,在第二个门前进行搜检。

    这一次的搜身,比县试时更细致,脱衣服、脱鞋袜,连头巾都要解下来。

    好在搜检的官差对这些未来的相公们还算客气,检查没问题都能迅速穿好衣服。

    一个小书生扭扭捏捏,官差们调侃:“小相公怎么跟娘子似的,莫非是女扮男装?”

    周围响起轻轻的笑声,给这肃穆的考场增添了一丝轻松。

    晏珣大方展示胸怀大痣,都是男人怕什么?

    谁小谁尴尬!

    搜检完毕的考生,又被带着前进,考生人多,被分成四个考场。

    “提堂号往前走!”

    随着前方官差一声令下,晏珣跟着为数不多的各县精英走进一个大堂内。

    上方端坐的,就是新上任的扬州知府。

    扬州是大州,知府是正四品,穿的是绯色的官服,上面打着云雁的补子。

    和知县的青色官服相比,绯色官服对这些考生更有冲击力。

    满朝朱紫贵,都是读书人。

    这些读书人恭敬地向知府大人行礼,按照考引上的座位号,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坐。

    每个考生相互隔开,占有一席之地……第三场考试,他们会在原地过夜。

    今天是第一场,考的是贴经:

    即节选四书五经的段落,只有开头一句结尾一句,让考生默写。

    这场考试没什么花哨,单纯比拼考生的记忆力和书写能力。

    考卷不能涂改,一旦出现错别字,这场考试就完蛋。

    晏珣全神贯注地默写,生怕一紧张墨滴下来污了卷面……那真要抱着乌云找个角落哭死。

    扬州知府居高临下俯视考场,想到鄢懋卿派人来问自己……扬州可有个江北晏郎?

    他初来乍到,哪里知道什么晏郎梅郎?

    听说,鄢懋卿曾经搜罗一整个昆曲班子送给小阁老。

    这江北晏郎,莫非是唱戏的?

    简直荒唐!

    难道他堂堂扬州知府,是拉皮条的?

    于是他说不知道,钦差大人若要找戏子,不妨去河下街一带打听。

    可对方却说,他们要找的晏郎不是戏子一流,而是读书人。

    咦?

    那就不一样了,鄢大人可能是欣赏对方的才华!

    “大人,高邮县试案首晏珣,就在前方第三号。”

    一同监考的同知小声提醒,“从前石大人在任时,提过晏家父子。钦差大人要找的晏郎,或许就是此人。”

    “嗯……”知府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他提前看了提堂号考生名单,心中也有猜测。

    既然石茂华欣赏,说明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才子。

    但扬州才子多得很,晏郎是怎么引起钦差大人注意的?

    是策论?还是诗词?

    既然如此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