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胡宗宪招待王望高的是一桌全鱼宴,常见的鱼、家常做法,没有太奢侈。

    东南很多人说胡宗宪“总督银山”,是个贪官,但他自身的生活并不奢靡。

    贪下的钱财,大多用来安抚士兵、收买线人、布置间谍等等工作,这些事没法公开说。

    但嘉靖皇帝、隆庆皇帝心里都清楚。

    王望高常在海上飘,哪里会稀罕鱼?但是胡部堂请他吃的是鱼,更是男儿的血性!

    “还是当年的味道!大人也还是当年的气概!”王望高诚挚地说。

    胡宗宪哈哈笑道:“你没有变,我却已经老了!去年过生日,桂奇给我送拐杖!”

    英雄迟暮,是一件感伤的事,但胡宗宪笑容洒脱,并不觉得难受。

    陪坐的还有徐渭,他亲自倒酒,笑道:“桂奇送的拐杖是好木料,我也想要一根。”

    他又问起弟子李如松在南洋的情况。

    王望高说:“辽东猛虎武状元都指挥,吕宋的西班牙人都知道这个名字。他在吕宋初战告捷,想必在旧港、爪哇、马六甲也会连立战功,我们等捷报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这不是一个名字。”徐渭忍俊不禁,“年轻人就是喜欢给自己添名头。”

    出门在外,身份是自己给的~~

    徐渭又说起自己的两个儿子,长子晏枚在倭国已经是一方豪杰,次子徐枳在家乡娶妻生子。

    两杯酒下肚,徐渭神色微醺:“阿枚姓什么都不要紧,他可以有一番作为,我为他骄傲。”

    谁懂啊!

    曾经为了提防长子弑父,他得随身藏一把刀。

    和弑父惨案相比,阿枚姓晏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
    “晏枚!”王望高意味深长地笑道,“晏家的都是好汉。”

    若说天下大势一盘棋,晏鹤年绝对是其中一个下棋的人。

    他们闲话家常,仿佛南洋的厮杀、倭国的硝烟,不过是“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”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到国子监海外专题讲座这日,崇教坊国子监孔庙街车水马龙,一直排到金龙和玺的牌楼外面。

    牌楼外的茶馆挤满人,想象着国子监里头辉煌肃穆的殿宇,打听第一手消息。

    “太子和潞王的仪仗刚刚过去,我注意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内阁几位大学士也去了!高阁老的轿子真大,是御赐的!”

    “唉!我下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坐上这么大的轿子。”

    内行看门道,外行看热闹,茶馆里的闲人就是看热闹的。

    旁边一人取笑:“你想做首辅?下辈子都不可能!但是太子殿下过两年该娶妻了,咱们说不定可以努力一下。”

    像武清伯李伟那样,从泥瓦匠一跃成伯爵,有个太子外孙,简直是祖坟着火。

    这不比当首辅现实得多?

    “对!对!我刚刚也看到武清伯府的仪仗,真是巍巍赫赫!说起来,到底谁是太子妃的人选?”

    “当初太子出生,有张三丰真人传经,我亲眼见到的!一晃眼,太子都到娶妻的年纪了,时间过得真快啊!”

    闲人说着闲话,话题偏到爪哇海,国子监广场里,“海外殖民主题讲座”即将开始。

    王望高干了半辈子敌后工作,第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开讲座,觉得浑身都不对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