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晏珣可以想象李如松会对淡目国苏丹做什么。

    如今的爪哇岛,除了淡目国,还有好几个大大小小的国。

    把实力最强的淡目国打扁,就给其他小国一拥而入撕咬的机会。

    爪哇越分裂,就越不顾不上大明占领椰城。我们就可以在此从容地站稳脚跟、再拿下整个岛。

    又一天过去了,夕阳渐渐沉入海平线,海岛笼罩在暮色中,晚风带来树叶和水果的香气。

    趁着黄昏的霞光,晏珣跟文武官员一起吃饭。

    一个鸿胪寺官员问:“你们说,万一李如松不慎打死了苏丹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打死就打死!刀剑无眼,他派人去旧港伏击我们,就是不宣而战,被打死合情合理。”武将说。

    “就是这样!”众人纷纷点头。

    “与其担心打死苏丹,不如想想能从淡目国王城搬回多少‘压舱石’。有没有一种可能,李如松这一队,是本次下南洋收获最大的?”

    一提到压舱石,众人都很兴奋。

    谁会不喜欢金子呢?

    晏珣笑道:“永乐皇帝英明神武,昔日郑和七下西洋,假如无利可图,去一趟就行了,哪里还能一而再再而三去七次!”

    刘大夏说下西洋费钱,却不谈收入。

    想一想,朱棣又不是败家子,真的是光出不入,他会搞七次下西洋?

    户部的郎中说:“别的珍贵物品且不说,就说胡椒吧!三宝太监下西洋带回的胡椒太多,永乐皇帝以胡椒给官员发俸禄,也就是‘胡椒折俸’,这些胡椒一直到成化七年才用完,足足用了五十多年。”

    郑和就是永乐皇帝的钱袋子!

    有惊人的利润,永乐帝才乐此不疲地下西洋。

    “畅想当年,郑和能够在十四个月的时间,造成六十四艘远洋大船,巡游外洋、示威天下,真令人感慨。”户部郎中接着感慨。

    年轻的舍人们说:“我们现在也不差啊!当初郑和没有搬爪哇的国库,我们现在去搬,青出于蓝胜于蓝!”

    “唉……说归说啊,这句话不要记录下来,史书上要注意形象!”

    虽然淡目国只是一个小国,所谓“国库”也不过是个村长的库房,但咱们不嫌弃啊!

    接下来几日,他们都紧张而期待地等待李如松。

    按道理,打梭罗城难度不大,李如松带去的都是精兵,装备最先进的火铳。

    总不会是金子太多,不好搬吧?

    在这几日里,晏珣又让市舶司的官员大量收入爪哇特产——胡椒,回去送给老伙计隆庆皇帝。

    到时候隆庆就可以像他的老祖宗永乐帝一样,大手一挥就赏赐几十万斤胡椒,体验用胡椒砸人的快乐~~

    随行南巡的占城、暹罗这些小国王也在密切关注明军的情况。

    发现明军有在椰城驻军的打算,他们心情很复杂……大明真的要收复南洋,可红毛番势必不会放弃此地,双方未来的冲突是可以想象的。

    受伤的,还是被抢来抢去的南洋小国啊!

    这一日,李如松率领的队伍终于在万众期待中返回。

    他们像一群狼一样,押着一群爪哇人绵羊,羊齐心协力地护送一箱箱沉重的东西。

    河上的小船因为吃水太深,显得颤颤巍巍。

    而有些船上,可能是因为箱子不够用,金子就明晃晃的露在外面。

    可以想象,这样一支运输金子的队伍,一路穿城过村地回来,经历多少大大小小的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