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安南自古以来是华夏领土。

    安南北部,古代称为交趾。

    往远一点说:

    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叛乱,立下铜柱,刻着“铜柱折,交趾灭”;

    唐代在此设交趾郡,写《滕王阁序》的王勃,就是坐船去探望在交趾当官的父亲,途中发生海难去世。

    往近一点说:

    1540年,也就是嘉靖十九年,安南莫氏政权的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到镇南关向大明投降,将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。

    嘉靖皇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,从藩属国变为直接属地。

    后世的越南历史学家称莫登庸为“国贼”。

    这一段历史,离船上的晏珣、冯保等人就太近了!

    毕竟,他们都是见过嘉靖皇帝的人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现在安南还是大明帝国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。

    历史上直到大明灭亡,安南始终是作为大明一个行政自治单位的地位存在。

    晏珣此刻即将抵达的占婆,还没有完全被安南占领。

    历史上要到1802年,阮福映在葡萄牙和法国的帮助下,形式上统一南北,形成后世的越南版图。

    占婆被彻底灭亡后,残余的民众逃亡到柬埔寨。

    阮福映称帝,建立阮朝,向当时大清嘉庆皇帝请求赐国号“南越”。

    嘉庆不同意……南越是我们南方古代小国的名字,你叫这个国号有什么企图?

    我一眼看出猴子狼子野心!

    于是嘉庆断然决绝,改赐国号“越南”,意思是“南越之南”。

    从此,才有了“越南”这个国家名。

    船上的晏珣展示着一幅南洋地图,正在滔滔不绝地跟同僚们讲“自古以来”。

    地图开疆哪家强?江南高邮找晏郎。

    同僚们听着听着,觉得不管是莫氏政权还是阮氏政权,就连南部的占婆,自古以来也是我们的。

    “说起先帝收复安南,也是一桩壮举,朝中许多人对此不甚在意,觉得安南这地方无利可图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开疆拓土的事,岂能用眼前的利益来衡量?”

    晏珣指着南海一大片海洋:“安南是我们的,哪怕是出海打渔,也能名正言顺啊!”

    同僚们点头:“对!对!对!”

    还有人说起收复安南的主将仇鸾,后来谗害夏言、曾铣,背上生了毒疮而死。

    而仇鸾死了之后,又被追究勾结俺答、通敌卖国的罪行,被开棺戮尸、砍下头颅传檄九边。

    几十年间,大明皇朝风云变幻。

    在南中国海,遥想着那些烽火,不禁让晏珣想到嘉靖皇帝飘飘欲仙的身影。

    一个让后世越南人骂骂咧咧的大明皇帝。

    晏珣接着说:“虽然安南北部已经是大明领土,但还有很多人敌视大明、意图独立。而我们要去的占婆的局势也很混乱,务必要小心谨慎、严防偷袭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:……懂了!万一被人袭击,就有理由问罪。

    见武将们已经摩拳擦掌,晏珣再次提醒:“安南也有火器,而且还不少。”

    1464年(大明英宗天顺八年),安南黎圣宗敕令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