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这次献俘大典,背后其实有波折。

    一部分官员向皇帝请求:“奏请将倭寇磔斩,合赴市曹行刑,请旨!”

    磔斩是一种酷刑,指的是先把肢体砍断,再将人斩杀。

    仪式非常隆重有创意,可比切腹。

    将正亲町天皇当街虐杀,必定能对倭寇形成震慑!

    但皇帝最终认为留着正亲町还有用,其他倭寇送去做苦力赎罪,主打一个生不如死。

    有时候死亡是一种解脱,杀死正亲町正中倭奴下怀。

    前几天,在朝廷热议献俘大典的时候,有几份弹劾武清侯府的奏折送到御前。

    皇帝迅速下旨斥责李文贵骄奢yín逸、罔顾君恩,罚武清侯府上下闭门谢客。

    武清侯李伟本来兴冲冲准备参加献俘大典,突然发现连他也要闭门思过,顿时傻眼。

    “阿贵,他们弹劾你骄奢yín逸,你到底怎么奢怎么yín了?”李伟对着李文贵吹胡子瞪眼。

    李文贵一脸委屈:“我也不知道啊!我不是刚随南巡大队伍回到京城吗?没有功劳也有苦劳!”

    “莫非是你在途中做了什么?”李伟问。

    知子莫若父。

    李文贵迟疑一瞬,露出尴尬的神色……返程经过南京时,趁着朱载堉等人巡视国子监,他去巡视秦淮河。

    “你真的奢了yín了?”李伟骂骂咧咧,“我只是贪财,没想到你比我还过分,骄奢yín逸!嘿!长本事了!”

    献俘大典如此盛事,自家居然错过!

    李文贵懊恼:“肯定是有人针对我!我去秦淮河又不完全是玩,还做了一些正事……”

    没等他说完,李伟已经找到棍子打过来。

    李文贵连忙跑路……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!

    任他们怎么想,都想不到是皇帝授意言官弹劾他们。

    这种尴尬事,今后时不时还会有。

    皇帝的目的是让朝野知道,他喜欢太子却不喜欢李家,百官不用去李家走门路、拜码头。

    这几年因为太子地位稳固、李贵妃受宠,有不少聪明人走外戚路线,给武清侯府送钱。

    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并没有阻止。

    如今却不允许李家再发横财。

    武清侯李伟无缘献俘大典,自然也不能参加皇帝设的庆功宴。

    他捶胸顿足,今时今日他不是少一顿吃的。

    是面子!面子问题!皇帝下他的面子,难道不怕伤到太子吗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庆功大宴由礼部主办,光禄寺筹备,又到了光禄寺施展拳脚的时候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在京城众多衙门中,光禄寺不是实权部门,却油水丰厚。

    嘉靖三十七年,先帝对光禄寺每年花费银三十六万两感到非常不解,认为其中必有弊病,让严嵩去查。

    严嵩一出手就知有没有,查出一二三四五各种原因。

    嘉靖皇帝大怒,要求彻底整改,当时光禄寺上下都倒大霉。

    如今过去那么多年,弊端又渐渐滋生,谁处在油水丰厚的位置都难免腐化。

    皇帝的御座设在奉天殿内,四品以上官员的宴桌安排在殿内,以下的安排在殿外,有司壶、尚酒、尚食等人员在附近服侍。

    大宴开始之前,尚宝司的人在奉天殿内设好御座,锦衣卫在殿外东西两侧插上黄旗,金吾等卫在殿内东西两侧各派二十四名护卫官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