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都说近乡情更怯,远归的游子心中忐忑不安,在家的爹娘总会兴奋又紧张。

    隆庆皇帝有些魂不守舍,对每一个来汇报工作的臣子都拉几句家常——

    “你儿子最近怎么样?有没有惹你生气?我儿……”

    三句不离“我儿”,很快满朝文武都知道,皇帝对任性的太子很满意。

    这有什么问题?

    乌鸦都觉得自家孩子最漂亮,黑得五彩缤纷。

    有几个想不开的,说了几句太子不该顺路跑那么远,让父母担忧是不孝。

    皇帝琢磨,看来太子还没有完全征服大臣,否则怎么还会有人说他的坏话?

    总而言之,无论是旁人的夸赞还批评,在皇帝眼中都是我儿最优秀。

    这日,太子的仪仗刚到京城,就被接进宫中,吕调阳作为总领南巡大臣,还有收尾的工作……比如说安排正亲町的住处、接下来还有个献俘仪式。

    晏珣可以直接回家。

    他伸伸懒腰,对随行的侍从说:“儿郎们!回家!”

    各回各家!各找各爹!

    就算三十岁,有爹在他就是少年!男人至死是少年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翊钧带着一箱箱的礼物,兴高采烈地回宫,谁知刚回去就遭遇一个下马威。

    “殿下,娘娘知道你没有向皇上请示私自出海很生气,说让你在这里跪着。”太监低着头,小心翼翼地说。

    “母妃?”朱翊钧瞪大眼睛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陈皇后很想得开,对皇子公主素来慈爱,不肯做恶人。

    听到是生母的命令,朱翊钧无奈又失望,老老实实跪下。

    ……希望父皇收到消息,快点来救我。

    他跪在地上的时候,恍惚隔着时空看到另一个自己,总是这样被母妃罚跪。风吹落叶、寒冬酷暑,少年胖子孤零零跪着,母妃说是为他好。

    想到特意给母妃准备的珍珠、珊瑚,朱翊钧鼻头一酸,眼泪涌了出来。

    皇帝知道今日儿子回来,但碰巧有关于黄河秋汛的奏折,紧急召内阁和工部官员进宫商议。

    太监知道国事要紧,也不敢进去打扰,只好耐心在外头等着。

    他是看着太子长大的,也心疼太子,心想李贵妃脑子糊涂了。

    传到外头去,固然有人会说李贵妃贤良,对儿子要求严格、爱子之深为之计长远。

    可是,会伤了太子的心。

    再说,有皇上和陈皇后在,还轮不到李贵妃来罚太子。

    终于等到殿内的会议结束,大臣们见太监急急忙忙进来,都猜到是太子进京了。

    工部尚书朱衡笑着说:“皇上日盼夜盼,殿下可算回来了。不知胖了还是瘦了?”

    皇帝笑道:“胖瘦都不要紧,我猜他肯定高了、黑了。”

    众臣说笑着告退,皇帝站起来,径直回后宫……他早就吩咐下去,接到太子就送去李贵妃那里。

    为了太子去倭国的事,李贵妃忧心忡忡,掉了好些眼泪。